编者按 蒙特梭利,如果作为一个普通的名词,它在中国已经拥有相当高的知名度。但是,当它作为一种教育理念,进入中国的幼儿教育,似乎就有了不同的命运。
曾经有一段时间,“蒙氏教育”成为幼儿园吸引家长的金字招牌,一套价格不菲的蒙氏教具成为幼儿园档次的象征。就这样,蒙氏教育以相当高调的方式,在中国众多经济发达的城市幼儿园落脚。
但是,就像许多舶来品一样,当最初的新鲜感退去,“蒙氏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争议:有专家提出,这种教育方法最初是针对特殊儿童(有智力障碍的儿童)设计的,不应该被用来教育正常儿童;也有专家认为,蒙氏教育对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关注不够,这是致命的缺陷。
从这几年的情形看,对于“蒙氏教育”的盲目推崇已经越来越少。而至今还在坚持采用“蒙氏教育”的一些幼儿园和家长,则更多的出于对其教育理念的认同,而不再是当初的好奇。
在目前杭城的幼儿园里,六一幼儿园是坚持采用蒙特梭利教育时间较长的一所幼儿园。最近,记者专门参加了幼儿园里的一次教学观摩活动,并聆听教师们对蒙氏教育的理解和争论。
网友“闲情偶寄”是一位5岁男孩的母亲,她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开始对蒙氏教育非常感兴趣。前段时间,她专门讨教专家,了解在蒙氏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孩子,能否适应小学的传统教学方法。
叶颖,两年前移居加拿大,然后又带着3岁的儿子转至美国,目前孩子入托在一所蒙氏幼儿园,她从自己的亲身感受出发,表达了她眼中的蒙氏教育。
相信随着时代的变迁,没有一种属于过去式的教育方法,可以称得上完美。因此,我们似乎也不必苛求或者忙于争论“蒙氏”的是与非。
关键是家长、教师对于教育的尊重和探索,他们通过自己的执着和努力,希望能为今天的孩子带来更有创造力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