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006版:人文·新闻时评
3  4  
PDF 版
· 让“平民视角”为大学校长“导航”
· 懂了才能读你
· 我选择相信张柏芝的眼泪
· 提醒家长,神童只是个例
· 新书发布会为何容不下质疑声
· 行走于尖端的历程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8月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新书发布会为何容不下质疑声
■毛天祥
  最近,被称为“中国图书宣传第一案”有了结果。事情起源于2004年3月,北京某信息咨询公司总裁白宁撰写了一本《你也能成功》图书,委托北京图书传播研究所进行营销宣传策划。但事后认为北京图书传播研究所的宣传没有达到预定效果,由该研究所邀请的某位演说家在发布会上,公开对“白宁被誉为中国卡耐基”的说法提出质疑。该公司认为是研究所的原因造成了负面影响,并以此为由拒绝支付8.7万元策划费。日前,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判决被告支付宣传策划费8.7万元,并承担诉讼费。

  谁是谁非,法院已经做出了结论。值得注意的是,信息公司事后认为北京图书传播研究所的宣传没有达到预定效果的证据是,由该研究所邀请的某位演说家在发布会上公开提出了质疑。这一说法的潜台词就是:新书发布会容忍不了质疑声的存在。

  这真让人匪夷所思,新书发布会以及作品研讨会,本是开展文学批评、作者与读者进行碰撞交流的重要方式。出现质疑声,不仅有益于作者创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而且也可以借此充分了解读者需求。如此好事,当事者为何却认为是“负面影响”呢?人们常常说“较真”,当事方似乎却在“较假”啊!

  而当前的文学批评大环境,也对“较假”见怪不怪了。现阶段,不论是新书发布会,还是作品研讨会,与其说是出版界的一种学术活动,毋宁说是一种推荐作品的宣传广告方式。越来越多的出版物采用诸如“研讨会”、“发布会”之类形式,借助专家、名流之手,着力标榜鼓噪,其宣传广告用意“路人皆知”、叫好声“此起彼伏”。久而久之,人们潜意识里已经习惯了没有批评声的新书发布会或作品研讨会,所以一旦新书发布会上出现了质疑声反而不正常了,反而成为了“负面”影响。

  由此可见,当文学批评失去了批评,抛弃了质疑,那么它充其量只是世俗的一种摆设,是填充世俗景象的一束塑料花。咋一看,好像是那么一回事,而实际上却是垃圾一堆。正如评论家所反省的那样,当文学批评失去了文本的批评,失去了锐利的锋芒,失去了真诚的分析,只剩下应景,只剩下吹捧,只剩下泡沫的时候,批评的价值、研讨的价值便丧失殆尽。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