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越来越蓝了
对北京这些年来的变化,市民们认为环境保护工作上的改变最为明显。2001年从北京理工大学毕业后,朱峰远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留学,获得工程硕士学位。
前年已回国在一家国企任职的朱峰戴一副钛合金边眼镜,他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我从小生长在北京,对北京的感情很深。留学回国后,最大的感受是环境比以前好多了,看见蓝天的次数越来越多了。”
北京开出租车的女师傅比较少,36岁的赵桂玲是其中一位,已经干了4年。腼腆的赵桂玲和记者一聊起奥运会带来的变化时,声音就大了许多。她说:“北京这几年的变化大极了,比如奥运村那边原来都是平房和庄稼地,现在已经是漂亮的森林公园了。这几年来,天蓝多了,环境感觉明显好了,人干起活来心情也舒服多了。”
25岁的银行职工蔡晓霞认为奥运会筹办这几年来,“绿色奥运”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她说:“现在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单位,大家对环境保护话题谈得越来越多。节能、垃圾分类处理等许多环保观念,随着奥运会的筹办让许多普通市民越来越了解。环境保护是个长期工程,就应当从观念上加以改变。”
交通越来越人性化了
22岁的张博非是个开朗的北京男孩,正在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法律系学习。对北京筹办奥运会以来的变化有着自己的看法。他说:“我家在草桥,原来出行不太方便,但现在这里不仅开通了很多条公交线路,而且这附近还在修地铁,过段时间,地铁通了,出行就会更方便了。”
62岁的马运起住在新建的国家大剧院附近,是位老北京了。在谈到奥运会筹办给北京带来的变化时,他打开了话匣子。
“我觉得自从申奥成功以来,北京的确有变化了,能感觉到政府一点点有计划地整修道路。比如在东直门那边,路全修了,通往首都机场更方便了。修路的时候各种人性化的提示牌等也多了。施工中也注意考虑到人们的方便程度了。比如原来我看见修便道的时候就在路上糊水泥,然后铺那种特别滑的红砖,我还琢磨呢,这水怎么往下渗呢,你看这不就全掀起来重新铺了防滑渗水的砖了嘛。”
健身的人越来越多了
54岁的段素琴退休后在京民大厦游泳馆工作,至今6年。她还是亚运村街道京民社区的奥运志愿者。她身着浅蓝色短袖运动T恤、深蓝色运动裤,说话语速很快,很开朗,显得比实际年龄要年轻许多。
她说:“我在游泳馆工作6年,感觉人们的健身意识有很大变化。原来来游泳的基本都是收入高一些,而且本身就喜欢运动、愿意为健身花钱的人。不少老百姓锻炼身体也就是饭后遛个弯儿。现在就不一样了,5岁的小孩就被家长送来学游泳,退休的老人也来游泳,不少单位都给职工办游泳卡,因为他们觉得花钱让职工健身比花钱给职工看病更划算。我就感觉体育锻炼有了大气候。”
北京市体育局局长孙康林说:“体育生活化已融入到奥运城北京千千万万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北京市从今年起把体育生活全面推广到社区,将从体育彩票公益金中划出专门的经费提供支持,并请专家帮助各个社区结合自身特点进行规划,体育将成为北京市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健康食粮’”。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