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013版:新知·生命
3  4  
PDF 版
· 劣质和滥用:催生不良反应
· 孵空调
· 因为你的爱 光明将永远在
· 他被蚊子传上了疟疾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8月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因为你的爱 光明将永远在
200多读者致电本报捐献角膜,捐赠表格已陆续寄出
  本报讯 本报自开通“光明接力爱心专线”以来,每天接到很多来自不同地方的好心人的捐赠电话,到目前为止,共有200多人打进本报热线要求捐献自己的角膜,甚至好多人还要求捐献自己去世后的整个遗体。

  完成自己的心愿

  一位来自江苏的李女士打进热线,“我是一名老师,我的父亲、哥哥、嫂子都是眼科医生。如今科技发达,角膜移植变得很简单了,但很多眼疾病人往往等一对角膜移植,一等就是好几年,有的可能一辈子也等不到,只能在黑暗中度过一生,愿意捐献角膜的人太少了。”李女士有些激动地说,“很早我就想捐献自己的角膜,就是不知道到哪里去捐,现在好了,你们帮我完成了这个心愿,真是太感谢了。”

  没有理由 就是要捐

  近日来,许多光明接力读者打进爱心热线,对记者讲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没有理由,就是要捐。“捐献角膜其实是很小的一件事情,如果我死后,只要还能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我都愿意捐献。”“能帮一个是一个,这就是理由。”一句句如此朴素而真实地理由,没有夸张的渲染,也没有过分的炫耀,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渴望。

  让世界充满爱

  “只要能够帮助别人就会尽自己一切力量去帮助。再说,自己百年后,什么都没有了,就让自己再为社会做点贡献吧。”

  一位来杭打工的杨先生说,“只要可以,死后我的身体也愿意捐献,有用的器官都可以拿去,说不定,我一个人还能帮助好多人呢,那多有意义啊。”

  来自郑州的周大爷也打进爱心热线,用不流利的普通话一遍遍告诉记者他的住址,深怕记者写错了表格寄不到,直到记者清楚而准确地重复了他的住址,周大爷才放心的舒了一口气,放下电话前,他还一再地叮嘱记者,“一定要给我寄过来,千万别把我漏了。”

  本报科教部“生命工作室”非常感谢读者的一片奉献之心,光明永驻人间,这把光明接力棒将永远交下去,让更多盲人走出黑暗。

  本报已经陆续寄出捐赠表格,希望收到表格的读者在仔细填写完以后,把表格寄回,地址为杭州钱江晚报科教部“生命工作室”收,邮编:3100039。本报实习生 朱惠慧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