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002版:人文·文化新闻
3  4  
PDF 版
· 浙版图书走出国门的步子越迈越大了
· 中国图书如何走向全球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8月1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中国图书如何走向全球
知名国际出版企业官员相帮出点子
  本报讯 在浙江出版对外交流与合作研讨会上,德国贝塔斯曼公司、韩国KYOWON出版社、德国鲍尔集团、大苹果有限公司、德国Springer公司、法国巴亚国际出版社等国际知名企业的负责人们以自己的企业为蓝本,围绕文化产业走出国门作了多场专题发言,透露了国际市场对中国文化的需求和要求,提示了中国文化产业走遍全球的法宝。

  国外读者对中国图书的兴趣点:

  中国怎样变强的?中国人怎么活?

  中国图书要走出国门,关键要抓住国外读者的兴趣点。德国贝塔斯曼公司中国区总裁瑗秉宏先生是一位美国人。他说,在美国最著名的中国图书是《孙子兵法》,很多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人手一本,其中的中国智慧和计谋在现代商业社会很有指导意义。

  瑗秉宏先生说,目前是介绍中国图书到国外的最佳时机。西方人看待中国带着一种复杂的心态,面对一个文明古国的崛起和经济腾飞,他们既兴奋又有些惶恐。所以,西方人对两类书最感兴趣,一种是介绍中国建国几十年坎坷经历的书籍,另一种是介绍现在中国为什么如此强大的书。法国巴亚出版公司亚太区总经理任荣康也抛出了相同的观点:“法国人对中国经济发展印象深刻,中国成了世界上经济发展速度的代表,法国人对介绍中国经济发展的图书兴趣浓厚。”

  “西方人最想了解的是如今中国的社会生活,特别是现代大都市人的生活,但是目前国外能看到的中国图书反映的多是中国的过去。”大苹果公司总经理吕光东先生从他二十多年的图书代理经验出发,认为中国输出文化产品中,现当代小说类图书比较容易成功。他代理过琼瑶的《烟雨濛濛》,该书就曾在国外推出过13种不同语言的译本。这位精通中国历史、文化和西方文学的比利时人说:“中国有很好看的小说,它们除了能带来娱乐,还能展现一个国家的现实和文化。”

  科技也是亮点。德国Springer公司董事总经理邝志鸿说:“中国优秀学者在国外的科学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不断增加,德国人对他们在纳米技术、生命科学等科技领域里的研究很感兴趣。”在8日晚上的版权贸易合同签字仪式上,该公司就引进了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多本医学、光电、计算机科学类的图书。

  文化差异的影响:

  “打屁股”情节的两种看法

  中国文化产品要打入国际市场,要适应各国客观存在的文化差异。德国贝塔斯曼公司中国区总裁瑗秉宏先生以贝塔斯曼的成长为例,贝塔斯曼引进国外作品进入中国,是在一个又一个错误中逐渐摸索出经验来的。“一些在美国十分畅销的浪漫爱情小说,在中国却遭受冷遇;而中国的一些畅销书,到了美国也会销不动,这就是中美文化差异导致的。”

  浙江少儿出版社的陈纯跃社长举了一个令人深思的例子:他们准备将一位知名作家的系列童话输出到德国,没想到德国的同行看了之后,由于对一个情节“感冒”而认为该书不适合德国小读者——书中有家长打小孩的情节,这在中国很普遍,但在国外是犯法的。

  在引进图书上,也同样存在一个适应中国人文背景的问题。浙江少儿出版社曾经邀请《冒险小虎队》的作者布热齐纳到中国,并请他写了一个以中国为背景的《冒险小虎队》的系列故事。这个故事已经在国外出版了,而书中“盗贼潜入故宫并抢盗了宝物”的情节,令浙少社推迟了出版该书的时间,因为担心这个故事情节是否会损坏现实的故宫的形象和小读者感情,正在考虑如何修改。

  如何适应国外读者心理需求:

  市场调研和领先潮流

  德国鲍尔集团在中国创办了本土化的女性杂志《都市丽人》,现在的发行量居中国同类型杂志的第3位。这与鲍尔集团这个专业期刊出版集团的经验支持是分不开的。鲍尔集团中国区总经理许琳菲介绍了《都市丽人》的成功做法:坚持每期读者分组调研(分地区、分年龄组和分收入组等),举行读者座谈会,读者问卷调查以及第三方独立市场调查。“2000年18岁女孩关心的事物,与2006年18岁女孩关心的事物肯定是不同的,如果不及时跟上步伐,很快就会被读者抛弃。”许琳菲说。这种细致调查读者心理的方式,同样也适合中国书籍走出国门时运用。

  法国巴亚出版公司亚太区总经理的任荣康说,如果文化产品代表一种世界潮流,流行得快一点的话,就容易胜出。中国出版业走出国门,文化、文艺上还要提高一步,赶上国际水准,领先潮流。他以童书为例,认为童书如果得到国际儿童文学奖如安徒生奖或提名奖,就可以作为图书推广的背景,因为它是一个国际水准的指标。

  政府支持的巨大力量:

  韩流是这样掀起来的

  近年来,韩剧在东南亚的热播掀起了一股来势汹涌的“韩流”,由此带来的相关产业文化,如美食、服饰、流行音乐等也在向全球逐渐渗透。是什么力量使韩国文化在短短几年内走出国门,走向世界?韩国KYOWON出版公司国际版权部高级经理Sean Choi先生介绍了韩国政府关于对外出版贸易的支持政策。

  韩国政府专门成立了“亚洲文化同盟工程”,每年都会对外召开游戏、动画展示会、广播展示会等文化交流活动。韩国为了推广本国文化,还专门根据地方特点在洛杉矶、纽约、巴黎、东京等地建立文化中心。比如在洛杉矶是以推广游戏为主,在纽约以推广演出为主,巴黎和东京的推广重点分别是时尚和韩剧。韩国还即将在北京建立以推广旅游、奥运为主的文化中心。

  在出版业,韩国有超过20个相关的非赢利组织,如韩国出版协会、韩国文化代理局等。韩国的出版机构如果参加国际图书博览会、台北、北京、法兰克福等地的书展,就能得到这些组织提供的资助和免费翻译服务,并能以折扣的价格获得展位。韩国政府还为此设立了图书奖、出版奖等用以鼓励。正是韩国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韩国出版机构对外出版的积极性才越来越高,“韩流”汹涌也不足为奇了。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