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7版:每日新闻·读书
3  4  
PDF 版
· 少年游学的尴尬与隐忧
· 多了一群小购物狂
· 游学陷阱须警惕
· 科技大赛体育教师获奖
· 王晓明下周主讲大讲堂
· 软件行业也缺蓝领
· 高招第五批今日补报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8月1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游学陷阱须警惕
  而为了孩子游学之事,杭州的何女士前几天更是焦头烂额。

  “因为学校的游学名额有限,我替女儿报了杭州某旅行社组织的一个赴英游学团,居然是个骗局。要是路近,我早就把女儿接回来了。可现在女儿人在国外,想让她回来旅行社说不行,快急死我了。”上周接受记者采访时,何女士语气急促,显得焦虑异常。

  7月初,何女士看到了杭州某旅行社组织的赴英游学团的广告,说是届时会有70%的国际学生同行,而且活动精彩纷呈,便为女儿报了名,7月25日起程。结果,女儿抵达英国当天便发短信告诉何女士,旅行社根本没有将他们安排入住广告中所说的语言中心,而是安排在伯明翰某个旅馆内,说是有三星级。

  接下来的日子里,所谓的游学活动更是子虚乌有,不但没见到一个国际学生,上课也仅仅是由领队教教ABC,顶多再找几个外国人来旅馆陪孩子们聊聊天。

  到英国一个多星期,游学团里大大小小20个孩子才出过两次门,那次去莎士比亚故居,司机居然还找不着北,连门票都是孩子们自己掏的钱;后来用一天时间去了伦敦。

  “一天凌晨,女儿打电话向我哭诉,那里的住宿条件很差,她天天要和床上的昆虫作斗争,中餐的三明治里连肉末都看不到,她饿得胃疼。”何女士气愤地告诉记者,“游学团里那几个才7岁、8岁的孩子,就更可怜了,也没人照顾。我女儿实在看不下去,就帮他们洗澡、洗衣服,当起了小保姆,她在家里时哪干过这些。”

  本想让女儿趁着暑假出国练练口语、开开眼界,却不料误入陷阱,何女士焦虑之余也懊恼不已。她特别向记者强调:“现在诸如此类的游学团层出不穷,希望学生和家长能及时识破骗局,跟旅行社游学一定要谨慎再谨慎,光看广告是不行的。”

  其实,真正的游学并不止跟团一种形式。由于如今出国留学的人越来越多,再加上欧洲许多国家邻近且交通方便,办理出境游手续非常简单,许多大学生干脆直接在论坛上发帖,自发地结成互助游的伙伴。每到一个国家,都有当地的朋友担任免费导游并安排食宿,既节约了开支,又能接触到不同国家的教育氛围。

  本报记者 沈蒙和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