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5版:每日新闻·现场
3  4  
PDF 版
· 杭州“创卫”迎10月大考
· 笔记相片,都是宝贵财富
· 一吹风,浑身剧痛
· 这种养老服务,拿到了全国创新奖
· 感受毛笔的神奇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8月1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笔记相片,都是宝贵财富
烈士遗物征集反响火热,有线索请继续和市革命烈士纪念馆联系(0571-86590094)
  ■孙连兴 郑丽华 潘瑜 陶懿

  

  自本报刊出《一衣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详见本月10日A4版)一文后,连日来,一些烈士的家人或亲朋纷纷致电杭州市革命烈士纪念馆,想把他们身边的烈士遗物捐赠出来。

  

  在来电中,有捐照片的,有捐笔记本的,也有主动提出一起帮助征集烈士遗物的。一位烈士家属还表示,要把亲人生前的衣物、文字资料等遗物全部捐赠出来,希望烈士的遗物能够成为历史文物,摆进革命烈士纪念馆,让革命先辈的精神激励后人。

  本报将继续刊出有关烈士的事迹。如果烈士的单位、家人或者亲朋好友有烈士生前的衣物、照片、文字资料等遗物,请与杭州市革命烈士纪念馆联系,电话0571-86590094。

  

  将机密文件吞入腹中——

  葛理庸烈士(1920-1946)

  葛理庸,化名常德存,萧山进化镇三头埠人。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家乡办战时小学。后来,参加萧山县政治工作队。1940年,加入浙西游击队,在天目山一带进行抗日活动,同年加入共产党。1944年,打入国民党忠义救国军驻萧办事处,被发现而遭捕,后具保释放,到浙东游击队纵队金萧支队任谍工科科长及中共路东县委委员。1946年春节,在诸暨县枫桥,和通讯员外出工作与该县自卫队40余人交战,因寡不敌众,遂命通讯员急速撤离,由自己抵御,并一个人把机密文件吞入腹中,最后壮烈牺牲。

  头可断志不可移

  竺时英烈士(1904-1934)

  竺时英,又名良甲,奉化县人。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北大毕业后在定海中学任教,开始从事革命工作。1926年,到奉化中学任教,积极组织学生、农民以及手工业工人参加革命运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回奉化,组建中共奉化县特别支部。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发动知识分子成立党的外围组织“奉化县文化促进会”,并任会长,准备出版《反正》,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罪行。遭查封后,发动奉化中学学生三次罢课,向反动校长进行斗争。

  1932年4月25日,由于叛徒出卖而被捕。在狱中,屡受酷刑,还激励战友:“头可断,志不可移;身可杀,血不可冷!”“凡是革命者均应准备流血!”由于长期的凌虐折磨,在1934年4月17日惨死狱中。

  守卫祖国的忠诚儿子:

  金守儿烈士(1955-1979)

  金守儿烈士是中国共产党员,富阳县场口人。1976年春,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曾任炊事员、保管员、副班长。

  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前夕,金守儿再三请求调到广西边防军“硬骨头六连式”的八连六○炮班任炮手。在激烈的战斗中,一发炮弹落在金守儿身边,他的脑门被一块弹片穿透。终因抢救无效英勇牺牲,时年24岁。

  广西边防部队为表彰金守儿烈士的不朽功绩,给他追记一等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