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006版:人文·新闻时评
3  4  
PDF 版
· 9万元是一个坏的示范
· “粉丝”之惑
· 李亚鹏的“感谢”
· 谁拉“金紫荆”一把
· 当美丽穿越伤痛
· 好好开花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8月1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谁拉“金紫荆”一把
  “金紫荆”花开之前,金像奖主席文隽就毫不客气地表示:我从来对这个奖没有关注。这并非文隽的尖酸刻薄,而是金紫荆奖从1996年诞生的那一刻起,就一直在金像奖的阴影中求生存。

  按理说,金紫荆奖跟金像奖的关系正如金球奖和奥斯卡的关系,金紫荆应该是金像的“风向标”,金像奖应该唯金紫荆马首是瞻,但现实并非如此,说到底,还是跟钱有关。

  金紫荆不及金像那般财大气粗,它的举办,说好听了,是靠电影界的友情赞助;直白点,它是靠别人的施舍。今年的金紫荆穷到了头,凑钱凑到8月,才得以举办。对香港电影界而言,这样的场景窘迫得让人心酸,但为何除了刘德华,再没有其他影人慷慨解囊拉它一把呢?这其中是有原由的,早在2002年,金紫荆奖就曝出了一个“诚信门”事件,临时更改影帝,将黎明改为梁朝伟,丑事传出后,引起了陈可辛、文隽等大批香港影人的集体愤怒,而金紫荆从此大失人心,所以,穷到现在,被众人漠视。

  今年金紫荆颁奖前,就有人质疑说“这样没有影响力的评奖,不办也罢”。没有想法就没有做法,看来,香港影人是铁了心要袖手旁观下去,今年还有刘德华大发善心拿钱扎场子,还有参赛单位愿意交纳800港元的报名费,还有一些明星愿意大费周章盛装出席,那明年呢?后年呢?这朵“金紫荆”要想来年再盛开,还得自己进行光合作用,靠别人施舍肥料,非长久之计。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