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磊碧,浙江师范大学本科生,温州瑞安人,2006年6月毕业,待业在家。)
6月20日,范磊碧毕业了。拖着大包小包走到宿舍楼下时,他回头看了一眼,有点不相信:就这么大学毕业了?
范磊碧的姐夫开着“马六”在楼下等他。工作没着落,范磊碧只能先回家呆着。
一年多前,范磊碧就开始留意找工作了。他本是个大大咧咧的男生,可第一次走进招聘会时,却头皮发麻心发慌:“怎么这么多人啊!”他开始着急了。上网投简历、考公务员、赶招聘会、去企业面试,“我都试过了。”可就没一张馅饼掉到他头上。
“去年年底来杭州考省公务员,没考上,100∶1,可能性太小了!再回温州瑞安考环保局,因为我学的是生物工程专业,有点搭边。不料这回连报名都没资格,环保局说今年只招环境工程专业的毕业生。真倒霉。”
范磊碧又回到瑞安招聘会上晃悠了一番,恰好撞上了一家企业,“他们是生产酱油的,需要学生物技术的人去做质检员。像我这样本科毕业的,试用期900元一个月,转正后1500元。”钱不多,但闲着也闲着,范理想先去做一阵。
没想到回家一说,老爸就投了反对票:“试用期一个月没有一个休息天,你肯定受不了。”
更接近于成功的一份工作是去南京的一家企业,那也是范磊碧找到的月薪最高的工作。“学校推荐我和另外两个同学去,做生物实验器材,月薪2000元,另加奖金。”可这又招来老爸一顿糗:“2000元一个月,扣掉吃的、住的,你一个月还能剩下多少?10年以后,你存的那点钱,别说买房子,就连还大学学费的利息都不够!”
那以后范磊碧有点蔫。“先休息一下,过了这个大热天再说。”范磊碧读的是本科第三批,大部分同学家境都不错,不用为生计发愁。“反正饿不死,大不了就自己做生意呗!”
不过范磊碧家人还是挺着急的,到处托关系,找熟人。他爸爸的如意算盘是,先帮范磊碧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比如老师、公务员之类的,然后再兼职做点小生意,旱涝保收。
8月的一天,范磊碧背着小背包到杭州玩。听说一个同学去了九寨沟做志愿者了。“那也不错,不是很苦,又可以游山玩水。”
但问到范磊碧愿不愿意去西部工作时,他很意外。“太苦了吧?”范磊碧搜索了一下,他脑子里跳出三个字:“沙尘暴”。“就算是创业,也是留在浙江比较好吧。家人、同学、老师都在这里,遇到什么问题、办点什么事,总有商有量。”
浙江省教育厅厅长侯靖方: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东部是一个人才蓄水池。当西部的大学生都在不断涌向东部就业时,也许我们很难要求东部的孩子去西部工作。事实上市场经济发育越成熟的地方,就业创业机会越多,对人才的吸纳量越大。浙江大学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是全国最高的几个省份之一,我们每年还吸纳西部近1万名毕业生在我省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