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014版:新知·生命
3  4  
PDF 版
· “欣弗”受害者 今康复出院
· 3岁伢儿 差点截肢
· 为了悲剧不上演
· 患者别乱“指导”医生
· 防艾宣传登上民工专列
· 用血告急 天使献血
· 再发中风可有效扼制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6年8月1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每21秒就有1人死于中风
再发中风可有效扼制
  本报讯 人到中年的杰克突然发生脑中风(卒中),经过抢救之后脱离了生命危险,五年来,他一直坚持每天服用一片药物,结果他没有像其他中风患者那样再次发病。而有过一次中风意外的患者再次发病的风险往往超过1/5。

  日前,北京市脑血管病抢救治疗中心主任王拥军教授介绍一项国际级的研究成果时,讲述了这位美国患者的就诊经历。通过药物来预防头号致残慢性疾病中风是临床医学的重大难题。最新研究“SPARCL研究暨他汀预防卒中再发”取得了令人欣喜的结果———再发中风风险可降低16%,此成果在今年8月9日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后,引起了我国医学界的关注。

  日前,王拥军等我国神经学科专家在北京召开专题会议,介绍了这一临床研究对控制慢性疾病的重要意义。

  中风成我国第一大致残疾病

  每21秒就有1人死于中风

  2006年5月《中国慢性病报告》中指出,每12秒钟就有1位中风新发病者,每21秒钟就有1人死于中风。在我国,中风也已成为我国第一大致残和第二大致死疾病。

  王拥军教授指出:中风致残率高,预防是关键。我国存活的中风患者中,约有3/4不同程度地丧失劳动能力,其中重度致残者约占40%。预防中风的关键是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尤其是高血压和高胆固醇。

  中风通常可分为两类,缺血性和出血性。目前我国这两种中风的发病特点与美国等发达国家越来越相像。即缺血性中风(脑内某一部位的血流供应突然中断)更常见,而出血性中风(颅内的血管出现渗漏或破裂)发病有下降趋势。专家认为,其原因是十几年来随着高血压危害的广泛宣传,知晓率和控制率提高,使与高血压控制密切相关的脑出血有所减少。但是,随着生活方式改变,我国人群胆固醇增加显著,而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均极低,结果是与高胆固醇、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的缺血性中风不断增加。

  降低16%的再发中风

  降低35%猝死可能

  SPARCL研究是由研究者领导、独立的指导委员会协调的研究,辉瑞公司提供研究基金。该研究共入选4,731名患者,这些患者在入选前6个月内发生过中风或TIA,没有心脏病史,胆固醇水平轻度升高。研究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立普妥降低16%的再发中风风险和35%的主要冠脉事件风险,包括心肌梗死、心血管死亡或复苏的心脏骤停。

  “对医生来说,这是一个重要的消息,因为中风患者再次发生中风的危险很高,但是降低危险的治疗选择非常有限。”Michael Welch博士(SPARCL研究者,神经病学家,美国罗莎琳弗兰克林医学科学大学校长)说。

  “以往的临床研究已经证实,可以预防性地服药以降低首次中风发生的危险,如今研究表明即使逃不过第一次,也来得及避免第二次危险。”辉瑞公司的首席医学官Joseph Feczko博士说,“SPARCL研究是医生探索提高患者治疗水平的又一划时代研究。”

  以下人群中风风险高

  高血压患者(收缩压≥140 mmHg 和/或 舒张压≥90 mmHg);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7mmol/L和/或餐后血糖超过11.1 mmol/L);高胆固醇患者(高危人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100mg/dl);吸烟者、肥胖或超重者、过量饮酒者等。

  本报通讯员 于晓航 本报记者 谷伊宁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