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由杭州第十四中学承办的第十五届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18日落幕。本次大赛在全国各地的90名学生生物学高手中,共决出了18块金牌,浙江的两支代表队满载而归,获得4金2银的佳绩。其中,由杭十四中单独组队参赛的浙江二队拿下了2块金牌和一块银牌,令人侧目。
■摆正心态不怵对手
18日比赛成绩一揭晓,记者便赶到杭十四中采访了浙江二队的两位金牌选手——男生徐志超和女生林济民。
瘦瘦高高的徐志超对自己获得全国第二的成绩似乎仍有点不可置信:“比赛结束后我一直感觉不太好,没想到……”说着说着,把一旁斯斯文文的林济民逗乐了:“真谦虚,其实他平时就挺不错的,尤其是比赛的时候特别有爆发力。”
“我早说过感觉是不准的。能够参加全国生物学奥赛的选手水平大都在伯仲之间,能不能拿金牌,关键得看选手是否能摒弃功利心,而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浙江二队领队、杭十四中老师方淳向记者表示。
■金牌之外的收获
听了老师的话,两位学生纷纷点头,都认为能保持一颗平常心对待类似规模的大赛,是金牌之外的最大收获。“考场是全封闭式的,实验考试轮换考场时,不同小组走的楼梯都是不一样的,从没见过这样的阵势。”林济民回忆说,“不过以后我可不怕了。”“我也是。那天开幕式合影,我很好奇地想弄清楚站在身旁的选手来自哪里,就偷瞄他胸前挂着的参赛证,没想到被发现了,他说自己是湖南的,口气很拽。虽然知道湖南队的成绩一向不错,可我当时还是想,以前是以前,现在好不好咱们走着瞧。”徐志超附和说。
作为生物一级教师的方淳,因为曾带出第14届国际中学生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得主孟琳燕,并有3名选手获得省选拔赛前六名,而被学生们誉为“超级教师”。谈到这次比赛取得的光辉战绩时,他的淡然出人意料:“我不过是在完成自己的工作而已。其实比赛的名次不是最重要的,我更希望看到的是学生的水平的提高。”
■下个目标:国际奥赛
据两位金牌选手介绍,此次比赛的理论考试试题比以往更贴近生活,也更接近国际生物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内容涉及细胞组织、克隆技术等等,而且难度也增加了不少。“从前不过十来页的试卷,这次一下子变成了35页,看起来更像是本书,答题时间真得相当紧张。看来国内的生物学奥赛大有和国际奥赛接轨之势。”徐志超告诉记者。
但这些改变并不妨碍徐志超他们将冲击国际生物学奥赛作为自己的下一个目标:“18位获得金牌的选手都有资格进入国际生物学奥赛冬令营集训,到时候会重新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角逐4个进入国际奥赛的名额,我们一定会努力。”而方淳老师也开始替两位小将制定起了作战方案:先调整好心态,其他文化科目也要补到一流水平,同时加强身体锻炼。“生物奥赛也是一场体力运动,有一年曾经让选手跑完800米后,休息20分钟就考试,所以说没有好身体,什么都是徒劳。”方老师解释说。
本报通讯员 张冠超
本报记者 沈蒙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