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华环保世纪行记者在山东等地采访时发现,在节能降耗成为约束性硬指标的情况下,一些地方的“节能警察”(节能监察人员)却因缺钱、缺少强制性措施而面临“能管不能罚”“能礼不能兵”的尴尬局面。
在山东省潍坊市,节能监察中心得到的财政拨款不到其维持日常运营经费的20%,“节能警察”们连续好几年只拿60%的工资。由于经费短缺,今年上半年他们只监察了13家单位,而在该市,年消耗5000吨标煤以上的企业有193家。
本来“节能警察”与违规者是对立关系,如今却变成了一种奇怪的依存关系:既要履行监督企业节能的法律义务,又要依靠向用能企业收取监测费和服务费来维持生存。吃了人家的嘴软,执法时怎敢铁面无私?一些“节能警察”无奈地说,查到违规企业,他们只能给对方提整改建议,建议不被采纳,他们也束手无策。“如果真处罚了企业,和企业的关系就冷了,生存都会成问题。”一边要唱“黑脸”,一边要做“白脸”,黑不得,白不得,尴尬处境,莫此为甚。
最让“节能警察”尴尬的是,执法中由于相关法律法规可操作性不强,执法手段偏弱,效果欠佳。一些节能监察机构负责人表示,他们是代地方经贸委执法,权力有限,如同被捆绑着手脚,根本无法“辗转腾挪”。
目前,能源短缺已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节能已经获得了制度、法律、资金上的有效保障。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节能降耗任务十分艰巨。国家统计局8月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单位GDP能耗同比上升0.8%,实现全年下降4%左右的节能降耗目标面临严峻挑战。在一些省份,为了确保实现全年的节能目标,省政府与下级政府和能耗大户签订了“军令状”。但是,约束性指标如果缺少强有力的监管,难保不沦为一纸空文。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