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伟利
“喂,请问阿姨在不在?”昨天晚上,杭州青少年热线又接到了男孩的电话。他的声音志愿者已熟悉了,每次他都要找女性咨询员,因为他在热线里寻求母爱。
小男孩不肯说自己叫什么名字,只说自己15岁,从来电显示可知,他身在大连。
这事还得从6月说起。6月下旬一个晚上,一个很轻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来:“我父母两个月前离婚了,我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还是在法院上知道的,妈妈和她的学生走了。”小男孩顿了顿,“我想不通。”这天,热线员对他进行了安慰。
6月30日,还是这个电话,接电话的是另一名女志愿者。“父母离婚了,妈妈还没告诉过我,如果你是妈妈,会怎样跟自己的孩子说?”
热线员被这一问题问懵了,还没等她反应过来,小男孩又说话了,“你有没孩子?能否当我妈妈聊聊,我缺乏母爱,叫我一声‘康康’好吗?”
那一晚,热线员对他进行了长时间的疏导。
就这样,这个电话接二连三地打来。如果接电话的是男志愿者,电话就会被挂断,是女志愿者,男孩才会吐露心声。他会诉说对妈妈的想念,也会谈起想考上重点高中等等学习目标……
昨天下午,记者采访了热线志愿者。志愿者说,接到他电话很心酸,父母离异对孩子伤害太大了,这对很多家庭有警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