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吧和网络游戏快速发展,催生异军突起的“网络产业”,其中一些是社会难以承受的“副产品”:遍及全国的网瘾青少年和以引诱青少年上瘾为目的的畸形产业。
记者近日在北京、重庆等地采访时接触不少网瘾少年,他们有的深陷网络,欲罢不能;有的性格变异,打骂父母;有的休学辍学,沉沦虚拟世界,甚至犯罪。
网瘾,染上容易戒除难
2006年7月底,记者在北京一个戒除网瘾夏令营见到了小赵和他母亲,内向的小赵很少主动说话,可当记者说起网络游戏,小赵突然来了兴致。小赵告诉记者,眼看快毕业了,自己还有7门功课不及格,肯定拿不到毕业证了,更不敢想就业的事。最要命的是,还是忘不了网络
游戏,想到上网打游戏就来精神。
小赵从小学到高中一直品学兼优,由于父母双双下岗家境贫困,一直没钱买电脑。到了大学,跟着同学进网吧接触网络游戏后,一下子被吸引了。最疯狂的时候,一个月有28个晚上通宵泡在网吧里,白天在宿舍补瞌睡,功课荒废了。
小赵的母亲知道后,急出了病,后来到处求人让孩子留了一级。一直很孝顺的小赵悔恨地说:“我恨自己怎么这么不争气,都上大学了,还让妈妈操心!我下过无数次决心要远离网吧,远离游戏!可不知怎么,就是忍不住,一想起打游戏就心痒难熬。妈妈看到我变成这个样子,不
顾自己一身的病,揣上药瓶,拉着我到北京求医问药,自己为了省钱却吃咸菜住地下室。我对不住她!”
医生说,小赵属于上网心瘾难除的典型。来自山东的小高则属于上网成瘾而影响到生理健康的情况。已经在北京治疗网瘾1个多月的小高告诉记者,没治疗的时候,他因为长期打网络游戏,没时间也不愿意跟人交流,时间长了,语言表达出现了障碍,最后甚至不会说话了,只有到电脑前,手按着键盘,才能表达自己的想法,爸爸看到这种情况吓坏了,赶忙把他送到北京治疗。
小高告诉记者:“我14岁就开始打网络游戏,先是打《魔力宝贝》,总共花了3000多元,后来又迷上了《热血江湖》。有一次,我从父母那里偷钱出来,在网吧连续泡了3天。我们平时有一个小圈子,大家相互资助、互通情报,谁搞到钱就拿出来一起玩,哪个网吧管得松就到哪里。”
北京军区总医院网络成瘾治疗中心主任陶然指出,青少年染上网瘾容易戒除难!因为网吧收费便宜,并且管理不严,未成年人很容易在网吧迷上网络游戏。眼下流行的几款网络游戏有几个共同特点:暴力、色情、赌博,无限升级,这些对成年人都非常有吸引力,何况未成年人!来我们医院治疗的网瘾青少年90%打游戏,100%休学或辍学。另外,上网成瘾对青少年的损害,先是让其产生强烈的心理依赖,继而影响正常的作息、饮食和生活习惯,造成生理机能的伤害。
记者在北京军区总医院网络成瘾治疗中心采访时,碰上网瘾青少年正在集合训练,一位医生指着这群孩子说,你看他们有几个共同特点:两眼呆滞、脊背弯曲、四肢干瘦,并且刚进来的时候,基本无法正常沟通,异常敏感暴躁,稍受刺激便大哭大闹、寻死觅活,甚至自残身体。这些孩子上网成瘾后,作息昼夜颠倒,饮食不规律,视力受损,生理各项机能受到极大影响,跟毒品上瘾之后表现出的症状相似。
两张大网催生网瘾少年
华中师范大学客座教授陶宏开近年来四处奔走,呼吁社会关注挽救网瘾青少年,他告诉记者,明显带有暴力、赌博、色情性质的网络游戏正在改变千百万中国家庭和孩子的命运。网吧开到哪儿,哪儿的青少年犯罪率就上升。
现在全国染上网瘾的青少年已经超过1000万人,还有许多青少年出现网瘾症状,他们缺少救助,许多人就此沉沦,甚至走向犯罪。
在互联网浩繁庞杂的内容之中,网络游戏被一些忧患之士形容为“电子鸦片”。陶然告诉记者,北京军区总医院网络成瘾治疗中心开办以来,因打网络游戏上瘾而来求诊的孩子每年以25%的速度增加。在治疗中心接待室,记者看到了两个十六七岁的少年,一个眉飞色舞、不停地自言自语“打怪、转生;打怪、转生”;另一个神情呆滞,一言不发。一门之隔,几位家长满脸愁容、神色悲伤。一位医生指了指那名看上去清清秀秀、文文静静的孩子,告诉记者:“知道么?他因为家里不让上网打游戏,曾经自杀过6次,还用菜刀砍伤了父亲。”
“除了西藏、青海等以外,我跑过全国29个省市的网吧,‘烟雾缭绕、空气憋闷、灯光昏暗、通宵营业、违规接纳未成年人,寻衅滋事时有发生’,这是大多数网吧的真实写照。在网吧上网的无非是打游戏、聊天、看电影,很少查学习资料的,很多网吧还提供折叠床、饮料小吃和包夜服务等,老板恨不得让孩子进去之后一辈子都呆在里面。”陶然忧心忡忡地说,“这样恶劣的环境不是藏污纳垢吗?”
今年夏,记者在河南、吉林、江苏、山东、广东、黑龙江、重庆、北京等地采访,发现很多地方黑网吧藏得越来越深,危害也越来越大,比如河南太康县有一大半网吧是黑网吧,大量隐身于居民楼,甚至镇政府的出租房里。
即使正规网吧,也不断被发现接纳未成年人的违规情况。身份证核查登记制度在许多网吧形同虚设,在北京市,近期也查出一些正规网吧违规大量接纳未成年人。
有关人士指出,有关部委开展了多轮网吧整顿,同时出台大量防止未成年人进入和违规经营等问题的制度和措施,从实际效果分析,虽然取得阶段性成果,网吧监管“盲区”却没有彻底清除。
一是联合执法体系仍有疏漏。记者采访了解到,网吧整治涉及文化、工商、公安等10多个部门,看起来编织了一张管理大网,却没有哪个部门能够最终“收网”。
“多头管理”造成管理失位的问题始终没有解决。整治行动时紧时松,打击力度不够,甚至出现以罚代管现象,无法起到震慑作用。
二是乡镇执法存在“盲区”。网吧发展虽然一度受到限制,但受巨大市场需求驱使,近年来网吧还是从中心城市向县城乡镇快速发展,网吧数量猛增进一步加大了监管难度。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副司长庹祖海告诉记者,目前对文化部门来说,网吧监管最大难题和“盲区”是广大的农村乡镇,由于乡镇文化站没有执法权,需要县级执法力量深入,而县级力量本身薄弱,难以有效顾及。
畸形“网络”危害年轻人
接受采访的专家指出,由于网吧和网络游戏等行业以新兴产业的形象出现,看起来创造了巨大商机和财富,产生了一批富豪,令“网络产业”的负面影响得到人们极大宽容,而它对青少年的潜在侵害被低估。
有关人士指出,“网络产业”能够满足人们休闲娱乐需求,简单取缔不合理也不可能。但是,一个产业不能不承担社会责任,更不能不讲产业道德。当前的“网络产业”单纯追求利润,放弃了起码的社会道德,通过设置永无止境的游戏升级、赌博、色情情节来吸引并控制青少年。
据介绍,“网络产业”中,尤以网络游戏的发展最为迅猛。有关部门研究表明,网络游戏产业已经成为文化产业的支柱之一。网络游戏产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据统计,2005年网络游戏产业带动电信业务的直接收入达173亿多元,IT行业由此产生的直接收入达71亿多元,出版和媒体行业由此产生的直接收入达37亿多元。
一些衍生出来的地下产业也在迅速扩张,如雇用玩家组成网络游戏队伍,通宵达旦地打游戏积聚游戏中的虚拟物品,然后销售给那些希望通过捷径取得游戏成功的富有玩家。此外,网络游戏还吸附带动了许多产业发展,最终形成了一条产业链:上千万通宵鏖战网吧的网民促进了香烟、饮料、方便面、眼镜、网吧、网瘾治疗等行业的发展。
有关人士指出,这些所谓高速增长的“网络产业”的确给一些地方的GDP作出了贡献,却造成许多青少年上瘾,甚至精神崩溃犯罪自杀,这是畸形的产业发展路径,最终只是一小部分人实现了财富的快速积累,而让社会和家庭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