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秋季,台州市全部12所由省一级重点高中举办的民办高中新高一统一停止招生。
曾经被各方一致看好的“名校办民校”的教育新模式,在经过3年时间的探索发展后,并没有能够真正在台州普通高中段教育里占有一席之地。
这种变化,究竟由哪些客观或人为原因造成?“名校办民校”的探索,究竟应该就此结束还是应继续下去?
上周,记者在台州当地采访发现,这批由“名校”举办的民办高中全部停止招生,是在教育行政部门规范办学行为、严格“四独立”(校园独立、财务独立、招生独立、法人独立)要求背景下,完全是由各校主办方权衡利弊后做出的自愿选择。
在台州市教育主管部门、名校校长的叙述中,记者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它们记录着“名校办民校”从热到冷、从盛到衰的发展轨迹。从2003年各所重点高中争先恐后申请筹建民办学校,到2006年不约而同决定停止招生,这个过程中的曲折经历,其实正是中国教育发展所面临的困惑和探索的一次浓缩。
对于正在探索中发展的中国教育体制改革,并不会因为这一次的停止招生而受到影响,相反还会由此得到更多的反思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