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丽 本报通讯员 毛昌伟
“提锡壶逛西湖,锡壶掉西湖,惜乎,锡壶”,这个对子难住了杭州文华社区一位喜爱吟诗作对的超市老板陈师傅,本报报道后,喜爱文学的众多读者纷纷应对,昨天又有三十多位读者交出了上联。
冯先生:“撑阳伞,游阳山,阳伞落阳山,憾哉,阳伞。”
陈先生:“迎春风,爬双峰,春风到双峰,喜逢,春风。”
张先生:“小童子,打桐子,桐子砸童子,乐乎,童子。”……
面对这么多对子,孰好孰坏?对对子是不是有什么章法呢?记者请教了浙江省语言学会楹联研究会会长王翼奇。
“最基本的,上联和下联字数要相等。在节奏点上的字平仄要相反。其次,上联和下联的词类和词性必须相匹配,比如名词配名词,动词配动词,这是基本要求,但如果驾驭比较熟了,不排除更灵动性的活对,这就是更高的境界了。另外上联和下联在立意和表达上也要求大气、精致,不能讲同一个意思。”王会长还向记者推荐了一个上联——“听鸽铃,登葛岭,鸽铃响葛岭,各聆,鸽铃”,王会长说,这是自己一位香港朋友李先生对出来的。
“西湖和葛岭,一个山一个水,上联和下联都聚焦于西湖景色,没有分散视野,又相互呼应有张力,虽然在某些平仄上还不是很切合,但立志很好,是一个不错的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