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俞熙娜
本报讯 “来不及修改了!初中《科学》新教材8月中旬已经全部下发到新华书店。”浙江教育出版有限公司的汤菊芬说。
同时,新华社的消息显示,向来动作比较快的香港教育统筹局此次也没能来得及修改教材。
“来不及修改了,我们已经收到了中央教育科学所发的《科学》新教材。”杭州市浙大附属小学、采荷二小等纷纷回应。
新学期即将开始,各校正忙于准备,冥王星横插了一杠——因为行星定义发生变更,冥王星被开除出了行星行列——这让出版社措手不及。
截止到目前本报收到的消息中,省内唯一一本及时修改“冥王星”问题的教材是浙江教育出版社专为弱智初中儿童编写的“培智教材”。在交付印刷的最后一刻,编辑收到消息,赶紧撤回修改。
出版社:新出的教材“出错”了
8月24日,捷克首都布拉格会议中心举行的第26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上,来自不同国家的近500名正式代表举手表决,将冥王星开除出太阳系行星行列。
可就在10天前,200多万套初中学生所使用的《科学》教材已经奔赴全省各地。出版此书的浙江教育出版有限公司的汤菊芬说,教材今年刚刚经历了一次“大手术”,补充和修改了其中10%~20%的内容。
其实科学教材每年都有“出错”情况发生,“我们每年都对教材进行教正和修订,因为科学总是不断发展,教材也得跟着形势走。”汤菊芬说。
“比如三峡工程,每年都有新进展;航空航天领域,上次是神舟五号上天,这次是神舟六号上天;还有一些地理学上的变动,有些地方,一会儿是个独立国家,一会儿又被并进别的国家,教材就得赶紧跟着变。”
从2000年开始,一本教材一统天下的局面就被打破了。国家鼓励在教材出版领域开展竞争,学校可以以区或市为单位选教材。教材质量就成了至关重要的竞争点。汤菊芬说,他们出版的初中《科学》教材从2001年第一次出版以来,几乎每年都要修改,今年是改动最大的一次。
可谁也不能保证这本教科书都是对的,“冥王星事件”就是一例。
老师:习惯了教科书的“错”
“从报纸上看到这个消息时,我就想,新学期第一节课有内容了。”浙大附属小学科学课老师吴晓说。一年级要上,六年级也要上,他们得矫正九大行星的传统观点。
“明天的教师大会上,我们就会专门提醒科学课老师有关冥王星的教学问题。”采荷二小副校长陆亚伟说。
“遇到教材出问题不是第一次了,不过以前没有那么明显。”吴晓说。“科学知识本身一直在变动中,作为科学老师,不能单纯依靠教材,必须及时了解最新信息,进行补充。”
吴晓举例说,关于蜜蜂会发出嗡嗡声,教材及很多科普书上都解释为蜜蜂翅膀震动发出的声音,可其实是蜜蜂身上的声孔发出的声音。
省教研室方红峰也赞成教师先在教学中修正有关冥王星问题。“行星概念被改变了,这是件大事,还有待科学界不断确认。最终才修改教材。”
专家:不是教科书的“错”
“天文学教科书时刻在改写。”北京天文馆副馆长景海荣博士说。“天文学是个很特殊的学科,它是随着人类认识水平不断提高而不断修改的学科。这次冥王星被排除在行星行列之外,让公众认识到了这一点。宇宙空间无比广大,需要修改的地方还很多。”
“教科书时刻在改写,就是人类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