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1]akinetic mutism,病人觉醒状态降低,缄默不语,不能运动,大小便失禁,但定向反应存在,植物神经反应可正常,疼痛部分消失,仍保留吞咽、咀嚼反射,常有去大脑强直。
[2] Gdel,一般被认为是亚里士多德以来最伟大的逻辑学家。哥德尔设计过许多逻辑悖论,有些的确拥有毁灭心智的能力。
■作者简介:
特德·蒋(Ted Chiang),当代美国科幻界少有的优秀华裔作家。少年时代起,特德就开始接触科幻小说,并尝试创作,向杂志投稿。从“号角”科幻写作班毕业后,特德·蒋因处女作《巴比伦塔》一炮而红,荣获1990年星云奖最佳科幻短篇小说奖。
编者按:
据最新统计,我国因网络成瘾的青少年已经超过1000万人,目前这个群体还在不停地“壮大”着,而在北京举办的一场戒除网瘾夏令营中,自愿报名仅有8人,许多青少年陷入网瘾无法自拔。国内外研究均表明,网络成瘾者的大脑活动与毒品、药物成瘾者有相同之处,均是大脑内部神经递质失衡紊乱,所不同的是毒品药物依靠的是化学成分起作用,而网络成瘾的机制则更加复杂,至今尚未被完全探明。在华裔科幻作家特德·蒋的笔下,以“见微知著”的方式表现了电子环境与人类意识之间的微妙关系,深入探讨了自由意志的哲学命题,发人深省。
奇怪的游戏小玩意
你应该已经见过预测器了——读到此文时,它的销量已是数以百万计。为尚未有幸目睹的人介绍一下:它是个小小的装置,同开车门的遥控器差不多。外形上看,它只有一个按钮和一个硕大的绿色发光二级管。你揿按钮,绿灯闪亮。唯一特别之处是灯会在你揿按钮前一秒钟亮起。
大多数人说刚上手的时候就好像是在玩某个奇怪的游戏,目标是在看见闪光之后揿按钮,容易得很。但是当你试图去打破规则的时候,却会发现无法做到。如果你打算在看见闪光前揿按钮的话,闪光立刻就会出现,而且无论你的动作有多快,也无法在一秒钟过完之前揿按钮。如果你想等待闪光,意图避免事后揿按钮,那么闪光便永远不会出现。无论你做什么,闪光总是先于揿按钮出现。你无法愚弄预测器。
它向过去发送信号
预测器的核心是一个负延时电路——它向过去发送信号。当负延时可以大于一秒钟以后,这项技术的深层内涵会变得更加清楚。眼前的问题是,预测器正在向我们展示,根本不存在自由意志这种东西。
早已存在许多证据说明自由意志只是幻觉,有些基于严密的物理学,有些仅是纯粹的逻辑推理。多数人虽觉得这些证据无法反驳,但却无法真的接受其中结论。享有自由意志的经验不是一条证据可以说服的。真正能起作用的是一种实证,预测器所提供的正是这个。
十分典型的,一个人会强迫性似地把玩预测器好几天,将它展示给朋友们,绞尽脑汁去瞒骗装置。人们或许可以假装对它失去兴趣,但没有人会忘记个中涵义——在接下来的几个星期中,未来无法改变,这一意念深入脑海。有些人,意识到他们的抉择毫无意义,从此拒绝再做任何选择。到头来,三分之一的预测器玩家都必须入院治疗,因为他们已经无法自己进食。终极状态是运动不能性缄默[1],醒状昏迷的一种。
大脑损伤像瘟疫般蔓延
人们开始玩预测器之前,作为大脑前扣带区域损伤所导致的结果,运动不能性缄默非常罕见。现在它正仿佛一场认知瘟疫般蔓延。人们曾经想象过能够毁灭思考者的思想,或是某个哥德尔[2]式句子令人类的逻辑系统崩溃。结果,让人们丧失能力的思想却是我们已遭遇过的:自由意志并不存在,只有你相信它之时,它才能够伤人。
有人争论说,预测器导致行为方面的改变,恰好说明了我们的确拥有自由意志。机器人无法灰心丧气,只有能够自由思考的实体才可以。有人坠入运动不能性缄默,有人没有,这正说明了做出选择的重要性。不幸的是,这样的推理却是有缺失的:各种形态的行为都与决定论相一致。
这是我在你的未来一年之后向你发送的警告:它是兆秒级负延时电路首次应用于通讯设备后,被接收的第一条长信息。我给你的信息是这样的:假装你拥有自由意志。重点是你必须得表现出你的决定能起作用,即便你知道事实绝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