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考试何以难倒英语外教
《环球时报》:据报道,南方某高校的两名英语外籍教师今年自愿做了高考英语试题,结果成绩并不高,其中一人还不到70分。这件事只能说明,我们的英语试题是一种自成体系的东西,与实际应用能力有相当的差距,他们不能适应。从本质上说,学习是人在成年就业前的一种文化熏陶过程、一种思想训练过程、一种社会化过程。对这一过程要有全面的考量,这就是所谓“素质教育”的真谛,即人的“生动、活泼、主动的全面发展”。当前,考试在人生道路上搞得分量太重了,把人都拘住了。青少年的“考试化生存”色彩过重,人都变成了“考试动物”,会影响其日后的潜力与生机。
今后去银行要带“尿不湿”?
《南京晨报》:到银行取退休工资,不料因为排队时憋尿太久,昆明市一位七旬老人胡大爷竟然被尿憋晕,幸亏医院抢救及时才脱离危险。银行没有为客户单独设立公用卫生间,让群众感到极为不便。不设公共卫生间,似乎已成了我国银行业的“惯例”。令人纳闷的是,整日把“人性化服务”“跟国际接轨”等词儿挂在嘴边的银行业,在这方面丝毫不提接轨,忘了温情脉脉的人性化口号。对“利益型国际惯例”趋之若鹜奉若至宝,将“义务型国际惯例”弃之一旁暗暗雪藏,银行业的自私短视最终将害了自己。
为什么13年后还是输了?
《羊城晚报》:13年前,一篇关于中日少年比较的文章《夏令营中的较量》曾震撼中国教育界引起了一场中国少年素质教育的大讨论。13年过去了,落后的现实有没有得到改变呢?近日一次中、日、韩3国学生参与的定向挑战对抗赛显示,中国中学生在运动中的耐力水平和运动后的恢复能力都远低于韩日学生。可13年后再较量依然落后的现实表明,这13年所谓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是失败的。虽然素质教育的口号已成国民共识,但因为以高考为中心的教育体制未进行根本的改革,以升学考试为中心的应试教育依然如13年前那般岿然不动。体育的落后不仅使中国少年少了野蛮、健壮的体魄,更少了一份进取心和竞争意识。王董平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