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2版:每日新闻·时评
3  4  
PDF 版
· 从“卖油最来钱”谈开去
· 媒体观点
· 可疑的“义愤”
· 人物说法
· 失衡
· 马路一挖再挖有“奥秘”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6年9月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从“卖油最来钱”谈开去
各方解析“中国企业500强”
  从“卖油的最来钱”看差距

  与历史相比,五年来,中国500强企业变化的基本特征有三点:位置在走稳,门槛在提高,地位在加强。与行业比,中国2006年500强里,主要行业的点睛特征有,卖烟的最赚钱,卖油的最来钱,商贸的最省钱,银行最有钱。这是根据不同的比例算出来的。与世界500强相比,我们是投入多、收益少、干得多,赚得少,为什么?主要原因有:我们卖产品,他们卖品牌;我们卖力气,他们卖知识;我们卖市场,他们卖技术;我们卖资源,他们卖文化;我们是人赚钱,他们是钱赚钱。中国企业未来成长的新战略,是以图强、创新为主。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 杨杜

  中国力量,引人注目

  从此次“中国企业500强”可以看出,跨越式发展的中国企业正在努力缩小与世界经济领先者的差距。

  对比显示,在营业收入增长率、资产增长率指标上,中国企业500强高于世界企业500强,表明两者之间的差距在缩小。

  以500强企业总的营业收入与国家GDP比较,可以从一个角度反映大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依据经过调整的GDP,2006年中国企业500强的营业收入与GDP的比值为0.78∶1;而2006年美国企业500强与美国GDP的比值为0.73∶1。中国企业500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已经与美国企业500强基本相当。                 《河南日报》 郭津

  与世界500强的距离

  从总量指标上看,中国企业500强与世界500强之间依然存在明显的差距。尽管中国企业在营业收入、资产增长率指标上高于世界500强,但在利润总量增长率指标上,世界企业500强远远超过中国企业500强,显示两者的盈利能力不在一个层次上,中国企业500强中大部分行业的利润率比较低。

  无论是在企业规模、资产规模、营业收入还是在资产规模上,中国企业500强前10名和各行业领先者也无法与世界500强的前10名和行业领先者相提并论。另外,中国企业500强劳动生产率总体也仍然较低。         辛鸣

  适度的“垄断”应予赞许

  有人认为,500强企业的多数是垄断企业,做大做强靠的不是真本事。确实,有些企业是靠垄断经营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损害了市场应有的竞争规则,应该深刻反思和改正。但是,管理经验告诉我们,企业成长就是一个企业由成百上千家企业的无序竞争走向有序半垄断的过程。美国企业的生产集中度比中国高得多,每个行业里都有几家超大型公司,而我们国家还不是。美国企业公司的所谓数一数二战略,就是追求的垄断地位战略。市场的垄断地位有利于企业的稳定,行业的垄断结构有利于资源的利用效率。

  其实,我们在这里所反对的是垄断行为,而不是垄断地位,我们要反对的是损害消费者利益的优化,而不是有利于社会资源利用的优化。更何况,中国500强在国内还比较大,在国际上就比较小了。我们在国际市场遇到的主要问题是反倾销而不是反垄断。世界500强哪一个不是世界级的垄断企业?因此我们在看待垄断的问题上要有国际眼光,不能狭隘。对于中国大企业的未来成长,我们需要树立的观念依然是市场地位比市场更重要,技术标准比技术更重要,知识产权比知识更重要,相互合作比恶性竞争更重要。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 杨杜

  由“大”变“强”才是希望

  由此次的“中国企业500强”评比想到了美国《财富》杂志不久前公布的2006年度全球500强公司名单,共有22家中国企业进入世界500强。一个企业到何种程度,就可以称为强?在我看来,“强企”至少需具备以下几种因素:持续且上乘的盈利能力、通过竞争取得行业领先地位、核心竞争优势、精简而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强大的创新能力、健全的规章制度、抗风险能力、国际化水平和品牌知名度。按照这些标准,这22家上榜“500强名单”的中国企业,能够称得上“强”的又有几家呢?

  “500大”与“500强”也许只有一步之遥,但这最后一步,往往就是最难走的一步。中国企业如何从“大”走向“强”,现在该是我们冷静下来认真思索的时候了。             仁民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