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前晚,新版《梁祝》在长兴上演,就像梁山伯与祝英台最后的“化蝶”,饰演梁山伯的茅威涛在舞台上也完成了一次“蜕变”。茅威涛是尹派传人,在对《梁祝》的二度创作中,她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这一风格,在前晚的新闻发布会上,《梁祝》导演郭晓男首度对外宣称其为“茅派”。
《梁祝》改编:不可能的任务?
50多年前,由傅全香和范瑞娟主演的《梁祝》成为越剧经典。《梁祝》中“十八相送”等唱段让戏迷久久不忘。何占豪、陈钢改编的《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正是在越剧《梁祝》基础上走向世界的。“梁祝”也渐渐走出越剧,成了一个显词,一个社会现象。于是,改编《梁祝》几乎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茅威涛说,改编《梁祝》的想法由来已久。十年前,浙江省文化厅一负责人提出,《梁祝》范派形象如此深入人心,如果用尹派演绎这个角色,能被观众记住的话,就算是成功了,浙江小百花越剧团也能无愧为中国一流的剧团了。
于是,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借越剧百年诞辰之际,大胆进行这次创新,邀约著名编剧冯洁等进行文本创作,以富有现代气息的新元素注入梁祝传统经典文本。
《新版梁祝》亦庄亦谐
在越剧界一向以前卫、时尚著称的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又一次接受挑战。不过,这是一次经典的重述,浙百充分考虑了老观众的口味,祝英台“女扮男装”取得老父信任的前奏,被最大程度地还原了。“十八相送”等经典唱段也得以保留。在前晚演出中,记者发现,《梁祝》的舞台,堪称唯美、典雅,舞台上繁花盛开,人物亮丽出场,似置身于苏州园林。音乐方面,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片断也出现了。
老版《梁祝》中,梁山伯这只“呆头鹅”让戏迷忍俊不禁。这是越剧的幽默。而新版《梁祝》也有这样一种谐趣。其中几段“群舞”,也是亮点。在万松书院,众书生一起读书,众人在鼓点伴奏下,一起摇头晃脑,活脱一帮呆书生的群相。梁山伯下山去找祝英台,向她求婚,众书生拿着扇子,翩翩起舞,契合着梁山伯的心情。茅威涛在“十八相送”、“楼台重逢”、“山伯临终”的唱段,数次有观众鼓掌。饰演祝英台的陈晓红、饰演祝父的董柯娣,表演也可圈可点。前晚的演出,也得到专家们认可。省剧作家胡小孩在看完该剧后,激动不已,他说:“我激动,我流泪,我欢呼。”也有观众表示,这部戏舞美有点喧宾夺主,故事反而弱了,尤其是三年同窗的故事少了一点。
越剧呼唤新流派
在演出结束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该剧导演郭晓男称,茅威涛这个梁山伯的角色,已超越了她以前扮演的陆游和张生。多年前,尹桂芳曾想用尹派来演梁山伯,但她没有成功,但这次茅威涛完成了她的心愿。
郭晓男说,在对《梁祝》的二度创作中,茅威涛重新创造了梁山伯这个人物,并调动了个人全部的特点,可以说形成了茅派。对于茅派,茅威涛说,她理解不仅是一个唱腔体系,而是加上自己的人物塑造等表演,包含了众多的元素。茅威涛表示,以前业内有权威人士就曾提出“茅派”,但她一直未予回应,认为自己只有“送汤”、“浪迹天涯”等几个唱段,称尹派茅腔更确切些。
据专家介绍,一个剧种,流派唱腔越丰富,它的生命力就越强,剧种也就越繁荣、越成熟,表演范围也越广。目前,越剧有袁雪芬创立的“袁派”、尹桂芳创立的“尹派”、范瑞娟创立的“范派”、傅全香创立的“傅派”、徐玉兰创立的“徐派”、戚雅仙创立的“戚派”及“陆派”、“竺派”、“王派”、“毕派”、“张派”、“吕派”、“金派”等其他流派。基本形成于上世纪,几十年间,还没有更多的新流派被观众认可。郭晓男认为,越剧应该有批新的流派,比如,饰演老生的董柯娣也早就和张派划了出来,有了自己的特点。 本报记者 金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