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举报中心
“我们已经接到了举报电话”,8月24日,国家统计局最新设立的机构—统计违法举报受理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一个星期前的8月17日,国家统计局正式对外宣布成立举报中心,严厉打击统计弄虚作假行为。对于举报中心的主要职责,国家统计局将其概括为“受理统计违法行为举报;查办重大统计违法案件;转办督办统计违法案件”。
8月23日,记者从受理中心获悉,他们在接到举报电话后,相关部门会及时向被举报地区调查了解真实情况,“只要举报人留下举报电话和真实姓名,统计局对其举报的情况调查了解后,将根据调查结果予以反馈”。
“公布这个电话将更有助于外界的监督,一来提供了便捷的通道,二来提高群众监督‘违法统计’的意识”。8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原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贺铿接受采访时说。
●国家统计局打出“组合拳”
上半年GDP数字又出现“打架现象”: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与发改委根据各省市统计的数字相差8048亿GDP产值,于是“数字造假”这个老话题重被热论;国家统计局局长邱晓华更是明确表态,将有一套“组合拳”对付数字造假。
受理中心成立当日,国家统计局有关负责人明确表示,国家统计局将加大受理和查办统计违法案件力度,遏制在统计上弄虚作假的现象,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积极推进依法统计、阳光统计、科学统计。国家统计局欢迎社会各界对统计工作进行监督。
虽然“数字造假”由来已久,但近期国家统计局与发改委公布的GDP之差再次将这一问题推上“火山口”。
根据今年7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我国上半年GDP增速为10.9%。但紧随其后的8月7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全国31个省份上半年经济增速报告却显示,只有云南、宁夏和甘肃三省GDP增速低于10.9%,而如果按照这31个省份所公布的GDP计算,我国上半年的GDP增幅为12%,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相比竟相差了8048亿的生产总值。
就在举报电话公布前几天,国家统计局局长邱晓华撰文公开指出,要对最源头的统计工作进行严格考核。对那些达不到规范的地区统计局要限期整改,限期内整改不了的,要进行内部通报。再没有效果,就让媒体公开曝光,使其数据在国家统计数据中消失。
受理中心电话公布后,随即引起了外界极大的关注,评论认为这是统计局消除“数字造假”的又一新举措。但是,对于效果如何,各方观点也不一。
对此,贺铿表示,“曝光和举报对于‘数字造假’都是一种外部力量,可以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但是要想真正消灭‘数字造假’,根本之道还是在于统计系统自身的独立性、中立性”。
●30支“直属统计调查队”
“探究统计数据弄虚作假的原因,很大的问题是基层统计部门抗干扰能力差。”国家统计局局长邱晓华曾公开表示。
200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通知,决定对国家统计局直属的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和企业调查队的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将三支调查队整合成一支调查队,由国家统计局垂直管理的各级调查队,作为国家统计局的派出机构。
截至5月底,除西藏以外,国家统计局在全国30个省份(港澳台除外)组建完成其直属的调查总队。根据统计局的改革进度表,9月底前完成改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社会经济调查队,组建副省级城市调查队和市级调查队;年底前,通过合并、改建县级农调队、城调队,组建县级调查队。
事实上,除了正在进行的直属队建设外,国家统计局还在探索其他改革。今年8月,国家统计局新任局长邱晓华在《经济日报》上撰文,明确提出要打造“阳光统计”。
除了行政系统内部自身的改革和尝试外,正在进行的《统计法》修订工作也将可能对“数字造假”起到一定的打击作用。 据中国经济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