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002版:人文·文化新闻
3  4  
PDF 版
· 架上绘画 会死亡吗? 罗中立不认同
· 上海双年展昨在雨中展示“超设计”
· 双年展精彩作品等你来瞧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9月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上海双年展昨在雨中展示“超设计”
40余个展览将上海变成当代艺术的海洋
  本报上海专电 昨天傍晚,尽管下着大雨,但以“超设计”为主题的第六届上海双年展依然坚持在户外在雨中完成了开幕式。会同在中信泰富广场举办的利物浦双年展,在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举办的国际学生作品展,上海双年展算是名副其实地做到了“走出美术馆”。而与之相呼应的,从本周开始,上海各大艺术场馆将举办40余场各类当代艺术展览,9月的上海,成了当代艺术之城。

  双年展的作品比较亲民

  双年展展品让人觉得比较亲切——虽然观众反映并没有看到太多匪夷所思的“超设计”,展品很多都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比如中国古代建筑设计的代表“斗拱”,陈幼坚以微软、可口可乐为内容的海报,奈良美智布置的充满童话色彩的小屋,杨千用李宇春和V字特攻队形象制作的混合装置《面具》,亚历山德拉特西充满想象力的投影装置《上海玫瑰》等,“看得懂,有趣”是大多数观众的评价。至于有没有超设计,大家好像倒也不是太关心,“超设计主要是一种理念”,四川美院院长罗中立的这句话刚好是个注解。

  上海几成当代艺术海洋

  这些日子,上海几乎就成了当代艺术的海洋。根据记者的粗略统计,从本周开始,上海大大小小各类艺术展就有30余场——这还不包括那些林林总总的艺术家个人展。上海多伦美术馆、正大艺术中心、刘海粟美术馆、外滩三号沪申画廊、香格纳画廊、奥赛画廊……都推出了富有当代艺术气息的展览。这其中尤以外滩三号推出的《城市进行式现场张江》和在刘海粟美术馆举行的《新界面up一代登陆展》引人注目。前者由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任总策划人,云集了20余位当代最著名的建筑师、公共艺术家、环艺设计师、观念艺术家、城市研究学者等,用艺术的形式来探讨“高科技园区”这一城市肌体发展模式。后者则是以“卡通”的形式映射当下物质化、虚拟化、游戏化的时代。参展的23位青年艺术家包括已在纽约、香港艺术市场鼎鼎大名的季大纯、李继开、陈可等。

  浙江军团两面出击

  本届双年展,浙江艺术家两面出击——双年展和外围展上都有浙江艺术家的身影。参加双年展的浙江艺术家有四位,管怀宾的参展作品《迷城》,由近百扇旧门窗构成的迷宫外加一个斜置的塔构成,这个装置体现了近100年中国社会的变迁;陆磊的装置《广场》,是一堆废弃的空桶、喇叭、留声机、旗杆等,远远地唤起人们对上世纪60年代的回忆;高世强选送的作品《标准教程》是在一个封闭空间中以四屏投影呈现的录像装置。录像中的四个人在不同的屏幕上角色不同,组成不同的小社会中不同的社会关系和阶层秩序;而周武的《手艺的纪念系列》是一组陶瓷手工艺作品,表达了传统手工艺在当代设计产业化背景下的境遇。

  除了上述四人,上海各大艺术场馆里还活跃着很多浙江艺术家的身影,包括举办个展的童雁汝南、参与《新界面up一代登陆展》的娄申义、尚一心、王可以及雕塑展的何姗姗等。

  本报记者 蒋梦桦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