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因为苦苦找工作无果,工作后又无缘无故离职,大学毕业已经一年多的小许和家里人倍感失落和困扰。无奈之下,只好求助心理医生。结果让他大吃一惊:工作不顺利的原因,竟然是他的个性特点并不适合他梦寐以求的岗位。
小许去年大学毕业,专业是社会上炙手可热的计算机。“当初报这个专业时就是看好专业前景的。有同学找到IBM、通用这样的跨国公司,我总不能比他们差吧!”
小许通过人才网不断投发简历、人才市场也跑了不少,多数都石沉大海,最后收效不大。“现在的公司很注重实践经验的,我在学校实验室做的那一点东西,在他们看来几乎是小巫见大巫。”
无奈,亲戚托人介绍他到一家知名纺织品公司做网管,可是不到一月时间,他自己就不得不辞职了。“上班族的生活我实在不适应,单位要求员工注重工作秩序,有较强的时间观念,并能按公司的规定的工作方式工作。这种刚性的管理,我觉得太压抑了。”小许说。家人埋怨他草率,他自己也觉得委屈:自己很想好好工作,做出一番作为。虽然专业和工作性质对口,工作也有人带领,但就不是自己想要的感觉。
家人不能理解,小许心头的烦闷也一天天累积。辞职在家四个多月,他不愿出门,不想跟人讲话,原来挺温和的他变得越来越容易发火。
家里人把他拖到拱墅区亲和心理健康中心“聊聊天”。经过与咨询师的交流,咨询师发现小许对自己要求很高,但其性格并不适应大公司那样的工作状态。“你了解自己吗?觉得自己是怎样的人?喜欢自己的工作吗?”咨询师的这些问题,小许有点迷惘了:“这些和工作有关吗?”
结合小许的职业人格测试,判断小许属于知型个性。这样的人不愿受时间和制度的约束,喜欢独创性的工作方式、“随性”的工作环境。
通过咨询师为小许做就业心理指导,许某重新确定自己的工作方向,开始了新的就业计划。经过准备,与今年7月份成功应聘了一家广告创意公司。小许说:“新的工作紧张而富有挑战;团队氛围轻松有序,互相激励,自己觉得终于找到了舞台。虽然工作很辛苦,但心里很快乐。”
亲和心理咨询师刘老师说,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才能做到人尽其才。不少大学生简历到处投,工作频繁换,职业生涯模糊,就业目标不明确,这些都使得自己的职业困扰多多。有关统计表明,当前60%以上的大学生并不知道自己最适合的工作是什么?自己的潜能有多大?由此带来的问题是,他们在找工作、定职业时仅凭市场需求、家长判断,而缺乏对自己能力和特长的客观评价,结果自然可想而知。
通过科学的心理评估,心理学家可初步掌握个体职业人格特征,并由此初步判断其是否适合创业或适合做哪种类型的工作。对于即将选择职业的大学生来讲,获得准确的个人定位。 本报记者 王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