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小喜欢阅读,以至每次妈妈要带我去外婆家的时候,我总是不愿意,因为外婆家几乎找不到可以阅读的报纸、书籍。古人所说的“三上”,我也全利用起来。但我读书的目的,始终只是自娱。往往兴之所至,忽然喜欢哪一类读物,就去找来。
今年是我的本命年。我36岁了,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前年离婚。去年重病。在长达十几年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折磨后,我的病竟然转变成了红斑狼疮。这是一种禁忌很多、不能根治的疾病。在我身上它似乎很顽固,每一次复诊化验,都是对我自信的严重打击。11岁的儿子和我相依为命。离婚时前夫承诺分割的财产到现在还没交付给我,连抚养费他也拖欠着。我在疾病和生活的重担之间疲于奔命。而且,几乎没有人可以帮助我。父母年老,我不能去拖累他们,甚至不能跟他们说起自己的病情。孩子还小,他不明白我挣扎的艰辛。由于离婚,本来以丈夫为中心的生活圈子突然打碎,我几乎没有了朋友。
突然之间,我变得十分孤独。
于是从去年冬天开始,长达半年的时间里我无法阅读。我失去了方向感,掉进不可名状的失落和痛苦的沟壑之中。我自问为人正派,行迹无亏,为什么会落到这样的地步?我想逃避,但避无可避。
好在迷失的日子不算太久。这个暑假里,我又能拿起书来。这一次,读的是南怀谨的《论语别裁》和钱穆的《论语新解》。在两位国学前辈的指导下,认真地读下去,恍然觉今是而昨非。人生在世,谁没有烦恼。我们今天面临的种种动荡和浮躁,圣人在两千多年前同样感受着,感叹着,他们早就谆谆地教导过我们应该怎么去面对。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人有对精神层面上的无尽追求。我丧失的希望和目标,正一点点地找回来。我的能力也许很小,但是仍然可以做一点什么。近的、最现实的追求,我要把孩子养大养好,培养一个合格的人,这就是我对社会的贡献。如果还有能力,我还可以试图帮助身边一些比我更困难的人。曾经看到过一个故事:退潮后,很多小鱼搁浅在沙滩上,一个小孩一条条拣起来往海里扔。有人说你救不过来的,没人在意这些鱼的死活。孩子说,至少我救的这一条在意!勿以善小而不为。我努力过,就算是没人在意,我也甘心了。
本报与西湖书市组委会推出的“书虫总动员”活动报名只剩下最后三天了,想“毛虫自荐”,或欲推荐身边书虫的朋友,请火速登录钱江晚报网络版论坛(http://qbbbs.zjol.com.cn),点击进入“晚潮笔会”栏目,将你们的文本发表在该栏目中,并留下你的姓名和联系方式(被选中登载在本报上的故事将有稿酬);也可发电子邮件给我们(qbwy@zjnews.com.cn),两种方式都请注明“书虫总动员”活动;你们也可通过我们的热线0571-85310166来报名。
本报记者 陈 桔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