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0016版:财富·新闻
3  4  
PDF 版
· “追债人”堂堂正正去讨钱
· 在手机上逛超市
· 外资并购新规明起实施
· “世界500强”的洋猎头要来杭州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6年9月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首批“商账追收师”上路
“追债人”堂堂正正去讨钱
  ■本报记者 罗凰凤

  

  本报讯 日前,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出“商账追收师”这一张行业新“身份证”,108位拥有职业资格的“商账追收师”浮出水面。首批职业讨债人已持证上岗,这是否意味着一直处于灰色地带的追债公司将被解禁?职业追债师有何诀窍?带着种种疑问,记者走近了这个神秘的行业。

  半遮半掩的身份“合法”了

  “终于变成了一个名正言顺的商账追收师。”昨天记者拨通韩冰电话时,他正在和温州当地一家农村信用社谈一笔拖欠贷款业务,涉及金额高达3000多万元。忙碌中,他仍然掩饰不住内心的兴奋。

  现在韩冰的身份是江南调查咨询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正是首批商账追收师之一。在这次浙江参加培训的5个人中,只有他一人是以专业“催账”公司的身份去的。

  在温州,韩冰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号,对于持证上岗,在调查行业已经从业10年的韩冰说,以前帮企业追讨债务的时候,是以半公开半隐蔽的方式进行的,现在拿到了职业培训证书,可以理直气壮地和别人说自己是‘商账追收师’了。

  从今年7月份韩冰拿到“商账追收师”的职业资格至今,韩冰的公司已接到了5笔委托追债的业务,平均每笔业务涉及金额大概在80万元左右。

  心理战术制服“老赖”

  祖籍山东,1.80米的身高,年过四十但身手依然敏捷——韩冰给人的第一感觉是很有“威慑力”,但韩冰说:“这是门技术活儿,心理战非常有效。”他举了个例子,探听到那个欠债的老板正和一个大客户在谈生意,瞅准机会进入,即使不说话也会“震住”对方。另外,打电话给欠债的老板时,如果听到那边很嘈杂,估计像在会场,这时可以放大声音,要是有重要客人在场,那老板也会一下子慌神的。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后,韩冰对讨债这项工作又有了新的认识。“商账追收师”不但有个文雅的名字,而且有文明的手段。”韩冰说。在北京培训时,他认真读了《消费者欠款追收》和《企业客户欠款追收》等教材,里面提及的细化追账方法让他感到很受启发。比如很多欠款企业会采取“躲”、“推”、“赖”、“磨”、“拖”等方法拒绝还款,追收人员就要分析不同拖欠借口来制定相应的催收策略。

  在接每笔业务前,他们会先对该笔业务进行一个星期的前期调查,查清楚该账目的性质和追收成功的概率有多大,而后才会跟客户签订有关委托协议。开始工作,他们一般会采取电话催账、信函催账、上门拜访、法律追收等逐步深入的办法,这与“暴力讨债”截然相反。

  商账追讨市场潜力不小

  有了“商业催账师”这个头衔后,他们的收入也引起人们极大关注。

  收入实行佣金制,和债权人协商而定。业内有两种不成文的收费标准:由账龄和讨债的难易度决定,佣金起步价是回收款的30%。账龄在半年以内的收取总账目款的10%;半年以上的属于风险代理,收取总账目款的20%;而账龄在3年以上的一般收费在总账目款的50%以上。

  “市场空间相当大!”谈到中国商账追讨市场的潜力时,刚刚更名为克耐迪信用征信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律师说,之前该公司的名字是克耐迪企业咨询有限公司,更名是为了更加吻合公司专业商账公司的定位。    

  据估算,目前仅我省便有数百家追债公司,但大多打着“擦边球”,在职业“讨债人”身份得到“正名”时,另一个困扰行业的问题就是追债公司的注册尚未出现松动。因为按有关规定,现阶段仍不能以“商账追收”的名义注册公司。“以后肯定会逐渐放开的。”王律师表示。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