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敬涛
9月5日,全国政协常委张涛指出,每年国家统计的数万项科研“成果”中,百分之九十以上无实际价值,形成了大量的“科技泡沫”。几位科学家表示,科技界必须改革以“量”为核心的评估体系,否则因其所引发的浮躁学风和“科技泡沫”将阻碍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百分之九十以上无实际价值,如此之“科技泡沫”,甚至比房地产等其他“泡沫”更让人忧心忡忡,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技泡沫”是如何“炼”成的呢?依照这几位科学家的表达,是因为一个以“量”为核心的评估体系是“万恶之源”。“攀比数量统计的做法,不仅使科技人员忽视对重大科学技术目标的追求,还容易引发学风的浮躁。”据统计,我国SCI(科学引文索引)论文的数量已居世界第五,但1994年至2004年十年间每篇文章的平均索引率却排在第120位之后。美国物理学会期刊总编马丁·布鲁姆曾指出中国论文质量下降的问题。该期刊透露,在过去十多年中,来自中国的论文数量大幅增加,但质量却在降低。
但接下来的一个疑问就是,为什么科技人员“攀比数量统计”?“量”这个标杆的原动力在哪里呢?只有拉直了这个问号,才能找到“肥皂泡”是如何吹出来的。对于这个问题其实不难回答。而且,“科技泡沫”现象,与早就已经作为一个公共话题的“学术腐败”问题,是一脉相承的。归结到一点,其实就是权力和金钱的力量对于学术与科研价值的扭曲。
在一个“国家化”知识生产体制下,学术成果和科研项目是否有价值,不是通过本专业的专家的公共讨论,而是以量化的方式对学术成果进行一刀切式的评估,比如在各种SCI、CSSCI等刊物的发表率和引用率。尤其是我国的科研经费作为一种稀缺资源,被行政力量所掌握。为了争取有限的科研经费,为了迎合那种量化的一刀切式的学术评估,为了体现出多快好省的高效率,不少科研项目都设定在没有多少创新难度不容易转化成实际价值的大而化之的“宏大”课题上。在这种情况下,出现高达90%以上无实际价值的“科技泡沫”,也就不足为怪了。
正像学者许纪霖所说:“这种普遍的经济人理性选择,最终的受害者正是国家的公共利益:耗费大量纳税人的资源,生产了一大批学术的垃圾。如今,外部的权力规则已经逐步内在化,成为越来越多学者的理性选择。在这一知识生产体制的支配下面,一流的变二流,二流的变三流,三流的变不入流。”因此呼吁:中国的知识生产,到了再度“去权力化”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