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莫利萍报道
本报讯 凉菜制作半小时前必须消毒、新鲜蔬菜水果的存放温度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问题食品应建立应急处理机制。昨天,记者从杭州市贸易局了解到,商务部发布了《超市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征求意见稿),据了解,这是我国首部零售业态食品安全操作规范。
问题食品48小时内撤柜
毒火腿、问题薯片,这两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频曝光,涉及范围也不断扩大,除了一些不规范的小品牌之外,一些知名度颇高的国际品牌也屡次卷入这类事件中。
《超市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规定,在处理问题商品和食品安全事件时,必须建立超市内部的联动撤架机制。一旦启动产品的撤架机制,各部门应积极配合执行。采购、配送中心和门店应在撤架指令下达后于48小时内完成问题商品下架、封清点、运输在途食品的跟踪以及回复反馈总部汇总。
凉菜只能卖4小时
即买即吃,食用方便的凉拌菜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不少超市纷纷扩大凉拌菜的销售面积,如日前刚刚重新开张的杭州世纪联华庆春店就扩大了凉拌菜的场地,各种风味的菜和面食受到了消费者的追捧。
该规范对凉拌菜的制作销售进行了规定:在制作时,操作间应该提前进行空气和操作台的消毒。使用紫外线灯消毒的,应在无人工作时开启30分钟以上。同时,制作好的凉菜最长只能销售4小时,并用明确指示牌告知消费者选购后应尽快食用。
尽管凉拌菜的顾客群日渐壮大,但凉拌菜的安全隐患仍然存在。不少超市表示,超市对凉拌菜的制作都有严格的规定,但还没有对销售时间进行控制,凉拌菜制作出来后销售4小时以上的也很普遍。
另外,新规还对超市各类菜的存放温度有规定:新鲜蔬菜和水果5~15摄氏度;冷藏食品为零下4摄氏度;冷冻食品零下18摄氏度。
不同生产日期食品区分销售
在各大超市中的散装食品区中,各种不同生产日期的散装食品往往混杂在一起进行销售。对于这种现象,《超市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规定,散装食品应该将不同生产日期的食品区分销售,先进先出,并明确生产日期。如将不同生产日期的食品混装销售,则必须在标签上标注最早的生产日期和最短的保质期限。
同时,规范还规定,上架销售的食品必须做到先进先出,并为消费者预留合理的存放和使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