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高校,从“老师”到“老板”,已不仅仅是简单的称谓变化,实际上已折射出当下高校师生关系简单化、功利化的倾向。
如今,要做到“桃李满天下”并不难。老师们每年招收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越来越多,但却有不少导师连自己的学生都认不全。一则在高校内盛传的笑话可见一斑:有位导师叫来一批学生帮他搬家,搬完家后,导师问其中的一个学生“你是哪个班的?”殊不知这位学生就是他所带的研究生。
导师之所以被称为“老板”,最核心的原因就是“利益驱使”和“彼此回报”。当下很多师生关系已被“异化”。欧美高校中导师雇学生做项目,都发给学生合理的报酬,并且会在其中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但有一个重要的前提是“决不影响学生的学业”。
其实很多老师并不愿学生当面叫自己“老板”。而那些对被称为“老板”处之泰然的教授们也有自己的无奈。一位博导感叹,现在大学普遍偏重于科研,而且多以量化的形式进行考核。很多教授戏称自己搞科研相当于农民在挣“工分”,但挣“工分”所能使用的资源又很有限,而学生资源显然是最容易“开发利用”的。
大学是一个学习型组织,它除了要有学术和业务的氛围,更要有人文和道德氛围。“老板”是一个过于功利化的符号,大学的改革应该摆脱功利化,重新设计并发展健康共进的师生关系。
(注: 9月23日下午2点熊丙奇和画家陈丹青将在浙江人文大讲堂讨论今天高校的师生关系,欢迎参加。地点:浙江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