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9版:每日新闻·连线
3  4  
PDF 版
· 百年老街 最后的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6年9月1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百年老街 最后的
■本报通讯员 薛一泉 本报记者 徐健
  “又担饼,又担糖,一气担到白粉墙。”这是一句有关温州泰顺泗溪古镇白粉墙老街的顺口溜。泗溪是泰顺著名的古镇,清朝晚期,白粉墙老街成为泗溪一带的商业中心,一直延续到现在。白粉墙老街东西走向,路面用天然卵石铺砌,随地形的高低曲折变化。两旁店铺一家紧挨一家,直至今日,林合丰布庄、林隆泰南北货等店号仍然见证着往昔的繁华。

  老街上的很多店铺都是手艺人开的,他们的手艺大多承传自上辈。祖辈迁居此地后,一家几代人一住就是几十年甚至百年。如今,当我们步入这条古老的街道,还可以看到手艺人忙碌的身影。虽然这条老街的热闹已今非昔比,但手艺人生活和劳作的格局似乎百年来没有太大变化。

  制秤艺人寥寥无几

  在这条不宽而弯曲,形似月牙儿的古街尽头有一家制秤店,制秤老师傅林元申聚精会神地在为秤杆上秤花,路人的脚步在光滑的鹅卵石上踏出来的声音,似乎丝毫没有影响到他的专注。

  制秤是一门极其讲究的行业,每道工序都要求精工细作,一个小小的失误便会影响到杆秤制作。在完全靠杆秤作为衡具的年代,制秤艺人是大量存在的。他们大多拥有属于自己的小作坊,工作要求极其细致严谨。而如今,在泰顺,制秤艺人只剩下寥寥几位老人,在依旧从事这门手艺的老师傅中,泗溪白粉墙林元申老师傅的手艺最为闻名。

  三代手艺面临失传

  今年76岁的林元申12岁时就开始从父学艺,他先跟父亲做些制作杆秤方面的零工开始。老人讲,当年他学这门手艺前后只用了7个月,而一般制秤学徒几乎不可能在这么短时间内“修炼”完毕顺利满师。

  在林家,制秤手艺是在家族之内流传的,从林元申的父亲到他的儿子,一家三代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靠这门手艺营生。老人的孙子早年也曾向爷爷提出要学此门手艺,但随着社会发展和观念改变,孙子成年后,就跟众多年轻人一样到山外闯天地去了,如今的他早已对这门手艺失去兴趣。

  说到制秤手艺面临失传,林师傅似乎并不遗憾,他说那是社会发展必然会产生的结果。电子秤的出现注定会使传统杆秤渐渐隐退。在没有市场的情况下,没人再学习制作杆秤而使这项手艺面临失传,也是无奈的现实。

  但毕竟还有一些像林师傅那样仍在制作杆秤的手艺人,他们的产品又卖给哪些人,销往何处去呢?老人说,现在开小店的一些中老年人仍习惯用杆秤,除了跟长年的使用习惯有关系外,有些人认为电子秤使用几年后就容易坏,还是杆秤经久耐用。

  工序看似简单实不简单

  说到不失灵,要制作一把精确的杆秤,确实每一道工序都至关重要。首先是秤杆材料的选择和晾干,那是一种叫不出名字的小木材,这种木材质地硬而且又具有相当的韧度,是秤杆的首选材料。从山上取材后,要用整整一年的时间晾干;然后是在秤杆上定好尺寸,包括要钉好三枚横针;接下来是在秤杆的头尾套铜管(用黄铜熔炼而成);最后是下针和钉秤花。

  制作杆秤的过程虽然看似比较简单,但要做到精确,却实在是一件不简单的事,而要做到像林师傅那样,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同,那更不简单了。

  民间手工艺面临失传

  林元申老人说,国家确实应该好好地去记录一些民间手工艺者的生存现状了,自己今年已经76岁,在当地是年龄最大的手艺人。如果再过几年,或许我们就难以亲眼目睹制秤工艺了。

  在老人小小的作坊里,他总是叫我多记点,多拍点。这令人感动于他的配合之外,也更加意识到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紧迫性,哪怕是作一些记录,也似乎是时不待人。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