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008版:名利场
3  4  
PDF 版
· 惠普女掌门遭遇“电话门”
· “电话门”导致身败名裂
· “披着羊皮”的阴谋家
· 惠普内讧的“牺牲品”
· 女强人的悲惨身世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9月2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电话门”导致身败名裂
  这起“电话门”事件最早始于2005年2月,也就是前CEO卡莉·菲奥里纳离任前夕。据悉,在惠普董事会还未正式宣布“弹劾”菲奥里纳的消息前,相关报道就已见诸媒体。今年1月,惠普董事会再度曝出泄密丑闻——美国科技资讯网站CNET公开报道了惠普高层召开的秘密会议的内容,其中包括对惠普长远发展策略的讨论。

  联想到去年的泄密事件,帕特丽夏·邓恩恼羞成怒,决定一查到底。对这种吃里扒外的内奸,董事会当然也义愤填膺。于是,公司高价聘请了私家侦探,今年5月,侦探们终于成功地找出了泄密者是董事之一的乔治·基沃斯。

  但是,惠普董事会不但没有如释重负,反而更加义愤填膺——私家侦探居然采用了非法的“冒名顶替”手法展开调查,即借助包括社会保险号码在内的个人信息冒充被调查者,向电话公司索取“自己”家庭和手机的通话记录。由于出示证件信息齐全并且无误,私家侦探从电话公司获取了多名惠普董事会成员和《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知名媒体9名记者的通话记录。

  消息曝光后,邓恩成了众矢之的。“捉鬼”行动的本意应是维护惠普的商业利益,但在美国这个视人权为第一准则的国度,利用非法手段刺探个人隐私显然比泄密更背离公众的神圣道德底线。

  一种普遍的观点认为,邓恩亲手砸碎了公司高层之间的相互信任,而且也暴露出她并不具备一个董事长应该拥有的“最高的职业和个人道德、价值观”,因此只有她尽快离任才能将“电话门”事件对惠普形象的影响降至最低。

  另一方面,“内鬼”乔治·基沃斯及其密友、同为惠普董事的托马斯·帕金斯竟也理直气壮地以“受害者”的身份高调谴责邓恩,并以“保护惠普公司的利益”为由逼迫邓恩下台。

  到了这一步,邓恩除自嘲“枉做小人”之外,也只能黯然辞职了。但问题并不仅仅是丢了一份高薪工作这么简单,因为她身上背负的“侵犯人权”的污点将永难洗刷。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