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沈蒙和
本报讯 “昨晚,偶GG带着他滴GF到偶家来7饭,那个M在吃饭时一直向偶妈妈PMP,那样子真是好BT,实在是让偶粉寒,偶粉8稀饭她的话……”昨天下午,当一位搞了多年语言文字学研究的老教授吃力地将这篇重庆一小学生的作文翻译出来时,一场网络语言规范座谈会顺理成章地展开了。
正方:打响汉语保卫战
据悉,全国2亿中小学生中,有3000万上网,网络在高中生当中的渗透率超过半数,可见GG、MM等网络语言的流行已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虽然如今的网络语言基本符合汉语的文法,但由于用语多样化的混合,还是令许多语言专家深感焦虑。例如,短短的一段文字中既故意用别字“偶”、“滴”,又随意地用数字替代汉字,甚至还会出现缩写的英文,而且部分网络语言格调不高,显然影响了汉语的纯洁。
与此同时,学生尤其容易受到网络语言的影响。去年,四川一位高考语文阅卷老师就在学生的高考作文中赫然发现了网络语言的身影。浙江大学语委副主任颜洽茂认为,这就是部分语言专家视网络语言为洪水猛兽,并建议打响汉语保卫战的主要原因。
反方:网络语言也能登堂入室
“从总体上看,日常用语在网络语言中仍占主流地位。为保持语言的纯洁性,在中小学的语文教育中固然要加以引导,但也不能就此否决网络语言。”浙江教育学院副院长徐颂列对此表示了不同的看法,“有些网络语言今后会自然淘汰,部分网络语言经过长期考验后也有可能进入基本词汇。事实上,现在平均每年都有一千左右的语言新词出现,这其中是否能有网络语言的一席之地确实值得我们思考。”
而在龙泉三中语文教师胡培兴看来,网络语言有时也不失为一种生动的表达方式。他说:“网络语言的使用很多时候只是网民贪图打字方便,所以极少在学生们的随笔中出现,考试作文就更不会了,因为他们能区分场合使用网络语言。我所要做的只是选择论坛上优秀的帖子,让学生将其与课文等常规文本对照,真正了解它们的区别。”
专家建议:去粗取精
网络语言对汉语的冲击显而易见,可大多数专家认为称其为语言污染还为时尚早。据了解,国家语委去年已经召开过类似会议,决定对网络语言继续持观望态度。
而对网络语言进行适当规范却是必须的。浙江教育报刊总社社长董惠铭建议,管理网络语言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一方面通过平面媒体的规范用语转移青少年对网络语言的兴奋点,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对网络媒体的管理。
浙江省教育厅语管处处长徐伟标则表示:“网络语言使用构成复杂,有的确实具有生动风趣、简洁省事等效果,所以不能一棍子打死,应该发挥其积极作用,限制其消极影响。例如,对网络语言进行跟踪研究,掌握规律;对网络语言在其他媒体和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使用做出明确规定;建设文明网站和网页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