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5版:每日新闻·西湖
3  4  
PDF 版
· 龙井八景整治好了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6年9月2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千米龙泓涧串起“大珠小珠” ■百米诗碑廊道尽山水风流
龙井八景整治好了
  10月1日,整治后的“龙井八景”将正式向游客开放。新“龙井八景”西北以龙井路为界,东南达南高峰山脚,总面积约17.32公顷。

  龙井茶文化区景区整治办副主任何建国昨日告诉记者,“龙井八景”中的一片云、神运石、翠峰阁去年已整治完毕。今年主要恢复整治其余五景,即过溪亭、风篁岭、涤心沼、方圆庵、龙泓涧。

  今年国庆,龙井八景“龙气”升腾:新建乾隆与龙井茶文化陈列室、“龙井八咏”诗碑廊、荪壁山房、茶饮集市等景点。本报分“水景”、“龙景”、“农景”三个系列,介绍新八景的神韵之处。

  水 景

  千米龙泓涧 串起八景

  山无水则不灵。昨天,记者驻足龙井最高处浣花池边,只见“旁莳杂花、飞英蘸水”的景象。

  何建国说,为了保证龙井八景始终清泉涓涓,恢复浣花池等水景的旧时风貌,恢复工程在龙井路路基下以涵洞的形式,打通了龙井上下水脉,并埋下近2000米的水管,从双峰等高处引水、又在风雨茶亭、龙井草堂等处埋下提升泵,从而缔造循环水系。

  在龙井八景,如果把数十小景比作“大珠小珠落玉盘”,那么,龙泓涧就是串起美丽珍珠的那根金线。龙泓涧同时也是循环水系的主干。

  何建国介绍,“龙泓涧总长1000余米,我们把几十厘米的水道拓宽到了1.5~3米。”龙泓涧是西湖的四大母亲溪之一,它自龙井寺旁延缘而下,贯入涤心沼、浣花池;沿途层崖壁立,飞流倾泻,顺山势而至龙池;而后,越过过溪亭,缓缓流入泻池,流经乾隆诗碑廊、荪壁山房、风篁岭碑亭后,沿山势蜿蜒,进入地下,最终汇入西湖。

  长约600米的“问茶古道”就依着龙泓涧而建,龙泓涧或处于山道左,或处于其右,峰回路转,极富情趣。

  乾隆开金口 龙池永不涸

  古道伴着龙泓涧一直延伸到过溪亭。过溪亭北面便是龙池。相传,乾隆南巡至此时,曾驻留过溪亭边。乾隆凝视池水,曾深情感慨:“此泉永不枯竭。”果然,龙池里的水从来没有枯竭过。

  整治后的龙池比原先拓宽了1倍左右,红色的“龙池”二字刻在池边石板上,池旁数十翠竹挺拔而立。

  龙 景

  脚踏“祥云” 与龙共舞

  《西汉志》注说:天目山“龙飞凤舞到钱塘。”因而山脉的南支为凤,称凤凰山;北支为龙,其泉其桥,故多用龙名。北支辖龙井范围,龙井一名,就出于此。此次龙井景区整治,可算是把“龙文章”做到了极致。

  “哇——真是要航拍才有效果。”在景区的正中位置,一条四五十米长的青石石龙张牙舞爪在池中翻腾,着实让找不到高处拍摄“全龙”的摄影记者们抓狂。

  与地表成一平面的石龙,被2~3厘米深的山泉水滋润着全身,涓涓细流从龙尾直到龙头,两条长长的龙须一东一北向前伸展,栩栩如生。

  设计之妙还在于伴着龙身的“云朵”——这些云朵居然还是游人脚下的游步道。人在其中漫步,真是脚踏“祥云”,与龙共舞。

  “真龙天子”诗碑廊

  “真龙天子”乾隆曾先后4次巡幸龙井,历次皆题咏八景,集成《龙井八咏》诗32首。这32首诗,其中包括部分乾隆御笔,都安家在石龙之北,乾隆诗碑廊内。(详见本报8月23日A4版)

  100多米长的木制碑廊分为4段,“龙井八咏”就被雕刻在廊内青灰色的京砖上。

  农 景

  5户农家住在景点中央

  于风景名胜中,得一立身之地,屋前石龙戏水,屋后凤凰岭翠,何等的幸事!龙井有5户人家就是这样幸福。

  “身福茶庄”主人就是其中之一。记者昨日见到他时,工人们正悬挂着这四字匾额,他眉开眼笑地告诉记者:“我叫徐身福,所以取这个名字。”

  在龙井八景的整治过程中,保留了5户农居。这5户人家就被安置在石龙之北,而他们的小别墅也成了龙井新景——5户农居都是3间朝南的二层楼房,每幢楼总面积约200余平方米,老黄色的木窗、木栏杆把房子装饰得古色古香,如果不告诉你,你不会知道这是民宅。

  “说是茶庄,我既不售茶水,也不经营农家菜。”徐身福告诉记者,“我只卖正宗老龙井,最便宜每公斤要600元,贵的每公斤就要8000多元。”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