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015版:新知·发现
3  4  
PDF 版
· 法国医生成功施行 零重力手术
· 国外昨日发现
· 俄罗斯文化 流淌在工科学院
· “机遇”号抵“维多利亚”坑
· 人造反式脂肪酸导致动脉硬化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9月2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教授,起立,朗诵,唱歌
俄罗斯文化 流淌在工科学院
  ■本报记者 俞熙娜

  

  本报讯 叶赛宁是谁?看过《复活》吗?除了《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俄罗斯还有哪些著名的歌曲?

  要现在的大学生回答这些问题不容易,要以工科为主的浙江科技学院的学生回答就更不容易了。然而作为世界文化重要的一部分,这些东西对增强大学生的修养、素质十分重要。

  昨天在社会科学普及周活动现场浙江科技学院,52岁的浙大教授吴笛在主席台上,用俄文声情并茂地朗诵普希金的抒情诗《致凯恩》;66岁的著名翻译家沈念驹站出来,娓娓动听地为学生讲“故事”:契诃夫的幽默故事《胖子和瘦子》;长发飘飘的俄语教授王永站出来,演唱俄文歌曲《小路》。

  在教授专家的带领下,学生很快“热闹”起来。朗诵叶赛宁《给母亲的信》、自己排演果戈理的话剧《钦差大臣》。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大一新生郑瑞亮说,这几天他还看了学校放的俄罗斯电影《两个人的车站》,听过中国音乐学院教授杜亚雄有关俄罗斯音乐的讲座。他喜欢文学,但没接触过多少俄罗斯的文化。现在,他对“俄罗斯”三个字有点具体印象了。

  电影、讲座、展览、沙龙、演唱、读书笔记……为期一周的俄罗斯文化周,就这样让俄罗斯文化流淌在这个工科校园里。

  “无论文科还是工科学生,都需要接受这些世界经典文化的熏陶。”科技学院文化与传播研究所副教授叶晗说,这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竞争力的提高,并期望以此带给学校多一点的人文气息。

  其实这样的努力一直在持续,包括日常的大学语文课。叶晗说:“我们安排了融文学、写作、口才为一体的课程体系。用文学培养修养和气质;用写作提高表达和创新能力;用口才让他们在日后社会竞争中拥有表达和展示自己的能力。”这些对工科学生来说尤其重要。

  据悉,浙江科技学院今年还设立了以“文化管理”为特色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这个专业的学生将成为我们撒向全校的文化种子。”叶晗说。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