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晓政
国庆的清晨,细雨识趣地回到了云层里,整座杭州城在桂花香里醒来。早上7点开始,西湖景区就有了几份喧闹的味道,去“龙井八景”观赏乾隆手书的,去法云弄逛“回字”永福寺的,去满觉陇定位子喝茶的,去西湖博物馆排队领立体电影入场券的……
不过说到人气最旺的,吴山顶上的老庙会可是当仁不让。州治广场上听到满耳的,不是地道的杭州话就是软绵绵的上海话,遛鸟亭旁,近百只鸟笼搭成两排,一字排开,好像这杭州最充满了市井文化的地方,把全世界的老杭州老上海都吸引了过来。
50元4个人玩1天
还是机麻 难怪满座
“早上8点前要是还不到,位子肯定没有的。”吴山大碗茶景点共有9家茶座,一两百张桌子,全满了。
黄毛茶座一共5张机麻桌子,最早的客人“抢”了坐了,为啥?“坐在吴山顶上,左手边是东岳庙、伍公庙,前面是州治纪念地、遛鸟亭,我还能找到比这更好的地方搓麻将吗?”上海人余飞说,他看报纸上说“新吴山办老庙会”,昨天晚上就赶到了杭州,一大早到了山上,他就坐下不走了,“我们4个人坐一天一共50元钱,还包括茶水,这样的地方哪里找去?你们杭州人有福气啊,我今天也打一天麻将,做一天杭州人,悠闲到底,大不了推迟归期,玩到8日再回上海。”
活雕塑
汗水也是古铜色
账房先生低着头,手指拨打着算盘;跑堂小二一手端托盘一手拿抹布;背糖葫芦的小贩正把一支糖葫芦从草垛上拔下来;遛鸟的老杭州悠闲踱步,笼子里两三只小鸟上下跳腾……这组“铜雕”人物留着长辫子,穿着古铜色的长袍短褂,还真精致。不对呀!“雕塑”会走路,还会转眼珠子。
这道老吴山上流动的风景可真是最吸引游客的法宝。从吴山大观照壁直到州治广场,走到哪儿,里三层外三层的人墙就流动到哪儿。
“哎呀,雕塑流汗了。”人群中,一位五六岁的小孩子叫了起来,大家都乐了。被人墙裹着,还要做难度很高的机械动作,17岁的糖葫芦小贩的脸上开始流淌古铜色的汗水。
吴山管理处办公室副主任金蔚告诉记者,4位演员来自北京黑祥子时空艺术团,10月1日到7日,每天10时左右、下午1时30分左右是他们的表演时间。
姥姥的姥姥的嫁妆
成了聚宝盆
州治广场上,3元钱一碗的湖州千张包、5元钱一份的粉丝煲、2元钱一碗的老豆腐都成了游客们的早点和午点,不过最受欢迎的还是“小巷三寻”工艺店老板娘郑芬兰搬来的姥姥的姥姥的嫁妆——老式织布机和豆腐磨子。
“梭子从这边穿过去,从那头出来,一根线就织上了。老土布都是用棉花纺出来的,冬暖夏凉。”郑芬兰一边教游客织布,一边说,“这织布机有150多年的历史啦!”
虽然体验老式织布机和豆腐磨子要2元/人次,可游客们还是把这两样“土东西”围了个水泄不通,排着队掏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