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正值长假节日,杭州外国语学校迎来又一喜:16位杭外学子经过层层选拔,获得公派赴新加坡学习的机会,学校为他们举行了温馨的欢送会。16位即将告别母校的学子们从校领导手中拿到了毕业证书、荣誉证书,一件纪念T恤更是蕴涵着母校的深情厚望。
赴新加坡求学需要有过硬的英语功底,而这正是杭外40多年坚持的一大鲜明特色。记者日前在杭外采访,发现这里有不一样的英语教和学。
英语课文天天背
“人人过关,模仿背诵”,这在杭外的教学中是个雷打不动的规矩,文章小到几句话,大到四五百字或者更长,学生都必须背下来。老师说,不少学生当天就能背下来呢。杭外分管英语教学的夏谷鸣副校长说,这不是死记硬背,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的背诵。通过背诵,学生对语音、语调和语境都会有更深的理解,“背”能出语感,有利于语言的学习和模仿。
同时,听学生背课文,也是老师和学生交流的又一个机会。听学生背诵,老师会有许多发现,如听学生的背诵节奏,老师会发现学生是否真的已经理解课文。英语特级教师汪吟有一次接手教一个新班,听一位学生背课文时,发现他总是把冠词“THE”和“A”混在一起,她干脆专门花时间帮他补冠词的用法,这个学生后来进步很快。
模拟联合国学英语
把语言学习延伸到课堂外,是杭外的又一大特色。各种英语兴趣活动、英语节、模拟联合国……不知不知觉中,英语真正成为语言工具。在学校的英语节上,学生自编自导演出了《罗密欧与朱丽叶》,精彩语言,让老师都吃惊不已;学生还自己给外语片重新配音,连外教都听呆了。
去年北大邀请杭外参加“模拟联合国”活动,学校派出5名学生,代表乌拉圭和乌克兰,就麻醉品与药品安全等问题,与各个“国家”进行激烈的争辩,从查资料,到写演讲稿,到即兴辩论,全部用英语进行。回校后,几位学生发动成立了自己的“联合国”,全校上百学生参加,今年第一次表演,轰动了全校。
一份复写纸写下的教案
杭外有一群热心教育、水平过硬的教师队伍。学校目前有在职的外语教师80余名,3年以下教龄的新教师30多人。初中组在组长胡跃波特级教师的带领下,至今仍保存着一份用复写纸写下的教案,虽字迹已经模糊,却总能带来激励。当年没有电脑,没有复印机,备课组用复写纸来写公共教案,胡老师总是把上面清晰的几层留给同事,模糊的留给自己,她是杭外外语教研组几十年集体备课传统的最好见证。
一名英语专业的优秀毕业生来到杭外,每天总要忙碌到近午夜。延续多年的“人人过关,模仿背诵”是每一位教师牺牲个人部分午休时间保持下来的。
杭外的老师常说,埋头苦干的是“教书匠”,抬头巧干的是“教师”,厚积薄发的是“大师”,而他们把成为“大师”当成他们的远大目标。
本报记者 兰杨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