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10版:财富·家财
3  4  
PDF 版
· 假日理财,我有新主张
· 建行存单可在全国通存通兑
· 有50万存款 直接去银行的“单人间”
· 安联保险,农行也可买了
· 假期,人闲钱不“闲”
· 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0月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本报实习生 张丹丹 本报记者 俞萍丽

  

  本报讯 作为中信银行杭州分行的个人理财师,丁志毅笑称自己是“草根族”理财师。因为积余不多,丁志毅的投资资金全部靠收入积累,没有大手笔,投资基本上是属于大众型的。

  长期的经验积累,丁志毅形成了非常专一的理财思路,同时他更加倚重消费理财,日子也能被他收拾得有滋有味。

  理财需要规划

  从股票、基金到理财产品、外汇……这些投资品种,很多是他从事的专业。但在成为专业理财师之前,丁志毅也没有明确的目标,更多的是跟风,所以早些年,从投资上得到的收益并不明显,有的还是负收益。

  2004年8月之前,丁志毅对个人理财概念模糊,“之前的投资没有清楚的规划,很随机的。”1995年,无论股票,国债还是企业债券都非常红火,到处弥漫着投资的气息,“那时侯的股市还是一个靠信息取胜的市场,我从朋友们那里听来了消息,就将平常积累的资金买了第一只股票。”这是丁志毅第一次投资,没有理性分析、长远规划,就跌进股市的“滚滚红尘”,30%的资金顷刻化为乌有。

  2000年买房结婚、2002年小孩出世……日益增加的生活开销都让丁志毅没有多余的资金和精力去炒股。到了2003年,他全线退出股市,投身到了基金。

  购买基金时,丁志毅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投资并不是很清晰,尽管知道自己的钱大致应该如何分配,但非常盲目,没有明确的思路、方向。”而且,生活开销和住房贷款已占了收入的大半,当时丁志毅就用了2万块钱购买了博时价值增长基金。

  直到2004年8月,他接受专业培训,开始从事个人理财业务。此时,才有明确的目标,丁志毅就将手中的博时价值增长基金转换成了博时精选,“当时以0.96元面值购入,等到今年6月份时,已涨到1.4421元。”这只基金给他带来了40%以上的收益。

  一个篮子放着所有鸡蛋

  丁志毅的理财经历很“专一”,从股市到基金、再到现在的券商集合理财产品,都是如此。这也是他最近几年形成的理财思路。

  丁志毅赞成不要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原则,但他认为那是对于有宽裕的投资资金的人来说的,对于资金有限的人反而不适用。“这个原则可以规避风险,但前提是你要有足够的鸡蛋才行,否则过多分散资本投资方式,反而会降低收益率。”他更看中投资的合理配置,从他“专一”的投资方式也能看出这一点,从一两只股票,到一两只基金,再到一两只券商集合理财产品,丁志毅总是将有限的资金全部投入一个“篮子”里。

  这个丁志毅独特的思路,让他“集中火力,每次只打一个”。2006年7月,丁志毅又将所有基金赎回,全部投资进入了券商集合理财产品,“我只购买了一个产品,并且选择了非限定性质,这样我的稳定型理财产品不需要达到80%,可以适当增加收益率。”

  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和基金差不多,只不过将投资主体由基金公司转换成了证券所本身,“基金目前已发展到200余只,基金公司也在不断增加,这些都增加了我们判断基金好坏的难度。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好比是几年前的基金,刚刚起步发展,而且,它受到政策的影响要小于基金。因此,我在考虑权衡之后,就‘全面倒戈’了。”

  消费也是理财

  投资理财需要探索,消费省钱同样是门学问。丁志毅非常看重日常消费理财,“有限的资金,能够达到生活质量最高化,也是理财的另一种境界。”

  2002年,女儿一出生,丁志毅就为她买了教育基金,每年投入1.5万元,总体收益超过预期。此外,还有退休规划、养老保险,这些支出也不小,但丁志毅舍得投入,他还坚持购买消费型的人身保险,为自己生活提供尽可能多的保障。

  “很多人都认为投资才需要理财,需要合理配置和长效投资,其实合理消费也是理财。和很多普通百姓一样,我也没有很多的闲散资金,因此用最少的资金达到滋润生活水平,成了我的钻研目标。”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