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居县田市镇蔡坎头村。这是一个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村庄,四周被山包围着,交通不便。
“蔡医生,你这么快回来了?!”国庆节这天,在村口聊天的村民看到年近六旬的乡村医生蔡小龙出现在村口,惊讶不已。因为就在前一天,蔡小龙的老伴不慎摔倒,左手臂两处骨折,当天下午进行了4个小时的手术。可是第二天一早,蔡小龙就从仙居城关镇回到蔡坎头村,像往常无数个工作日一样,坐在了他的卫生服务站里。
“郑六平又发病了,我不放心,回来看看。”蔡小龙说。
“父亲在农村里住惯了,我们小辈怎么劝他到城关去住,他都不听。”蔡小龙的儿子、仙居县中医院党委书记蔡红卫说:“去年春节,是他第一次回城关家里过年。大年三十,刚在我家吃完年夜饭,就有病人打电话来,他马上让我开车把他送回村里。”
36年的“赤脚医生”生涯,行医救人的理念早已溶进了蔡小龙的每一滴血里,他习惯了为村民们的健康在崇山峻岭间奔波的生活,离开这片土地一天,离开村民们一天,他就觉得坐立不安,他总感觉到:“有人生病了,我不在怎么办?”
一针扎出一个赤脚医生
在卫生服务站,蔡小龙一边忙着给犯了老毛病的80岁村民郑六平量血压,一边与记者攀谈起来。他当上赤脚医生,还是源于一次巧合。
1969年,蔡小龙21岁,有着初中文凭的他担任着生产队的会计,日子过得很是安逸。那年,他患了眼病,被家人送到步路乡眼科诊所看病,在被扎了几针之后,他的病好了。蔡小龙被这种神奇的针灸所吸引,临走前,缠着眼科医生买来银针,带回了家,开始自学针灸。
由此,他的人生轨迹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不久,村民吴西土牙痛得要命,蔡小龙凭着自学的那点针灸术,拿出针,找准吴西土手掌虎口处的合谷穴扎了下去,不一会儿,吴西土叫了起来:“牙不痛了!”
这件事让当时的村支书大喜过望。因为村里派出2名村民学基本医学,但都没学出来。他当即推荐蔡小龙去当“赤脚医生”。蔡小龙也高兴地答应了。
1970年,蔡小龙参加了仙居县赤脚医生培训班,从此走上救死扶伤的路。
“赤脚医生蔡小龙”的名声,很快在四乡里传了开来。他没有正常的作息时间,24小时随叫随到。无论刮风下雨、路途远近,只要一个电话或去人叫一声,蔡小龙肯定二话不说,拎起药箱就出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