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0002版:人文·文化新闻
3  4  
PDF 版
· 谁将戴上诺贝尔文学奖桂冠?
· 伊丽莎白选择了佳士得
· 法兰克福书展开幕 亚洲面孔大增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6年10月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颁奖在即——
谁将戴上诺贝尔文学奖桂冠?
  本报讯 诺贝尔基金会官方网站Nobelprize.org现在又成了世界上点击率最高的网页,首页上最新刷新的是化学奖、物理奖、医学奖最新得主的头像都已出现了。其通告宣布:经济奖将于稍后的10月9日星期一上午公布,唯有最令人期盼的文学奖却是一个悬念十足的小问号在那里调皮地一闪一闪,后面再加一句:any time soon(很快,任何时候都有可能)。看来瑞典诺贝尔基金的老先生们童心未泯呀。文学奖向来是最为人关注,也是最受争议的一个奖项。在瑞典斯德哥尔摩每年的诺奖获奖者演讲中,任何奖项的演讲,观众都可以免费进去聆听,唯有文学奖得主的演讲必须凭票入场,而且有名额限制,因为文学奖最受普通人关注。

  自1993年获奖的托妮·莫里森之后,美国作家已有整整13年与诺贝尔文学奖无缘,每当入秋,美国文坛都是伸长着脖颈在苦盼,换来的却是一次次的失望。那些七老八十的大人物,更不知撑过了今秋,是否还能挺到明年,因为诺贝尔奖惯例是不颁给去世的人的。

  美国作家今年依旧是诺贝尔文学奖的最大热门。菲利普·罗斯、约翰·厄普代克、诺曼·梅勒、戈尔·维达尔、托马斯·品钦以及乔伊丝·卡罗尔·奥茨,都是著作等身,德高望重的前辈,哪一个获奖都不会令人吃惊。再说,甚至连《哈利·波特》的作者J·K·罗琳都手痒痒地想拿一下诺贝尔奖呢,美国这个等量级上的作家不要太多噢,照这样说来,连斯蒂芬·金也可以向往一把诺贝尔了。

  但据中国社科院外文所的专家们的想法,与欧洲相比,美国文学似乎与市场的关系太密切了。照文学奖18位评委这班老先生的品味,几乎所有的美国作家都有市场炒作之嫌。所以即便在欧洲大受欢迎的保罗·奥斯特,也不太可能身穿燕尾服跻身诺贝尔蓝色大厅,“因为他的作品太畅销了。”——著名版权代理人说。

  要说美国作家郁闷,其他国家的文学界何尝快意?再看拉美,距离1990年墨西哥诗人帕斯获奖,拉美作家远离诺贝尔的时间也有漫长的15年。墨西哥的卡洛斯·富恩特斯和秘鲁的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也可算大师级人物,分量决不轻于任何一个欧美作家。还有捷克的米兰·昆德拉、阿尔巴尼亚的伊斯梅尔·卡达莱也是江湖上成名已久的人物,也值得关注。

  还有两位要特别提一下。一是土耳其的奥尔罕·帕慕克,可能大家对他刚介绍到中国的一本新书《我的名字叫红》特有印象,另一位则是近年来在西方炙手可热的村上春树。 帕慕克在去年便风传是诺贝尔文学奖延后一周开奖的原因所在,据称院士们为了是否颁奖给他争执不下。哈罗德·品特只是妥协的产物。但文学界内称他得奖似乎资历浅了点。

  至于村上春树,今年已在欧洲连得两奖——捷克的卡夫卡奖和爱尔兰的奥康纳奖,因而备受关注,但他作品的畅销和无地域风格对院士们来说,却可能是个问题。而且,如果他再得奖,那么算上川端康成和大江健三郎,短短38年间,便会有三位日本得主,这将十分有违瑞典学院多年来潜规则中的地域分配偏好。

  去年年底BBC中文网的一位撰稿人兴奋地看完阎连科的作品,立刻撰文,认为阎有冲击诺奖的戏——这当然是过度激动所致吧。

  他们说:随时都有可能。且让我们瞪大眼睛等着瞧吧。

  本报记者 文敏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