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0008版:新知·空中大讲堂
3  
PDF 版
· 格非: 寻找文化的基本记忆
· 嘉宾简介: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0月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问:人生有很多转折,你觉得对自己影响至深的转折是什么?

  答:1980年,我以一个理科生的身份考大学,考得非常差,考完以后母亲要我学做木匠。过了不多久,有一个人,我对他非常感激,我们那个公社中心小学有一个人,跑到我们家来,是个校长,让我到一个县重点中学去复读,读文科,我当时就去了,但成绩不够进不去。我又找到了县里的文教局,拦住两个刚下班的工作人员商量说,能不能给我改一改高考成绩单,让我进这个补习班,因为我不愿意当木匠。当中一位40来岁的女士拿了章就给我盖,并开玩笑似地说:“苟富贵,勿相忘。”你想想一个农民的孩子,连读书都难,她还期待我可能有富贵之日,就为她这句话,我也得好好做。

  问:听说你在读大学的时候经常在宿舍楼贴自己写的文章,这对你以后成为作家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答:我记得在当时的文史楼,就我们一块板报,我们写的文章就贴在上面,居然有很多人看,因为那里是文史楼通往食堂的一个必经过道,所以我们打了饭之后就一边吃一边看,围得里三层外三层。那时的文学氛围不一样。我这个时候大概也开始写一点小说。终于有一天,写了一篇小说,当时我觉得应该给《收获》看一看,那么大的刊物如果说可以,那就是被认同了。结果送过去很长时间没有消息,没有消息我有点生气,打电话找那个编辑,我说你把我的小说给我退回来吧。那个编辑说:“那个小说我们给你发了,你怎么没看见啊?”大家知道,这在当时给我一个多大的震动。一个完全没有发表过作品的人,默默无闻的人,把你的作品投给最有名的刊物,而那个刊物的人居然把你真当作一个人看,而且不告诉你就把你的作品给发了。我跑到图书馆一查,果然发了,还把我画的一张图也配上去了。这成了我一个非常重要的支撑。我很幸运,碰到了一个非常好的编辑。过了不多久,在当时文学界一个非常厉害的批评家叫李陀,居然从北京给我写了封信来,说你到北京来,到我们家来和我聊天。这是一个我们佩服得不得了的人,最后居然会给一个无名作者写信。这是当年80年代的一个文学氛围,我有的时候常和人说起那个年代,那个时候的人做事没那么功利,像李陀,他会不断打电话告诉某个编辑,你要发格非的作品,要发余华的作品,不发我就跟你绝交。你看,没有那个年代也就不会有我们。

  问:一个人的人生阅历和经历对理解一部小说有多重要?没有一颗成熟的心,就不能读懂一部好的小说吗?

  答:OK,我告诉大家,一部好的小说你可以不断地读,比如说《红楼梦》,你可以读40遍。比如说我至少读了十来遍,这是没问题的。你不是说什么叫读懂吗?我到现在都还没有完全读懂。你不断地读,不断地有所感。我在若干年前读某个作品时也觉得很好看,可是到了30多岁的时候突然觉得它不一样了,比方说我原来在读《安娜·卡列尼娜》的时候是在大学的时候,觉得它写的是婚外恋,再读下一遍,觉得人家写的不是婚外恋,写的是人的绝境。人碰到绝境,不可克服的绝境时怎么办?这个对我就构成帮助了,所以,一个人的人生阅历会对人读懂一部小说产生非常大的作用。但是并不是人要等到自己成熟了,才来读小说,一开始就要读。这样的话,你会建立起一个自己的阅读平台。我相信一个人要熟悉文学的形式,差不多要读一百本小说以后,才可以对小说有一个大致的概念,才会明白原来世界上有这么多各种各样的小说。这个阅读量是非常重要的。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