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是个好天气,难得独自在家,而且心情不错。兴之所至,便决定精心地为自己准备一份晚宴。青蟹有点不好对付,尤其是两只大钳子,万般无奈,先用筷子把蟹刺死再洗。这一招不错,可因为有过被蟹钳子夹手的血的教训,即使看蟹不动了,我仍不敢碰它,会不会是装死?转而自己都笑了,只有人类才会这么狡猾!动物才不会,更何况虾兵蟹将!
洗干净后便开始煎炸烹煮了。伴随着油炸声,香气扑鼻而来,而我也觉得乐在其中。一向以为,厨房是主妇的阵地,所以从小便主动地学习。记得第一次烧饭是六岁那年,独自在家,用煤饼炉烧,差不多了就用小火,当时很急于向父亲表功,坐在家门外等父亲下班,可等着等着就睡着了,最后父亲是闻着饭的焦味把我叫醒的。
不过在油烟熏天的空间里,脱俗是很难的,中国知识分子对妇女的不爱惜和不务实再次被我想起,他们一方面渴望着洛神般的女子,清丽脱俗,不食人间烟火,可一方面竟几千年对自己的妻子和母亲在满是油腻的灶台前,围着毫无诗意的大锅,蓬头垢面,操劳一日三餐而无动于衷,并曰“君子远庖厨”(我想不仅仅是不忍看杀生),典型地表现了君子们的无能和冷漠,他们无力改变这一切,可又深知民以食为天,于是选择了远离。这样一想便又一次感谢西方的工业革命,现在不仅在厨房时间少了,新型的厨房设施代替了过去的柴灶、烟囱、风箱和带耳朵的大铁锅,显得精致而洁净,只是排油烟机的噪声太大,喜欢油炒和油炸的饮食习惯也产生太多油污,看样子厨房革命还应继续。
伊尹,是我所知道的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任丞相,商初最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谋略家,帮助商汤伐夏,并辅佐商三代帝王,据说,是奴隶出身,善烹调,通过向商汤讲烹调而讲到定国安邦进而得到赏识。因为当初厨艺成为伊尹的进身之阶,民间把他奉为厨神,流传至今,很多人不知道他的本来面目了,这样的结果怕是他再有智慧也不会料到的。只是我怎么也想象不出这位乱世能臣如何把厨艺和安邦定国联系在一起,唯一想到的一句就是老子所说的“治大国如烹小鲜”。
国人历来倒是对美味有许多的讲究,从孔子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开始,极致到大清的“满汉全席”。饮食文化倒是源远流长,而且东西南北的美食数不胜数。曾经一段时间也想了解一下诸如四大风味八大菜系,好好在厨艺上下点功夫,可按书操作,既复杂又花时间,光是认配料的字我就得查字典,而且似乎还马虎不得,最终还是不了了之。
虽然现在不必过得“一箪一食当思来之不易”,可依然还是离不开“柴米油盐酱醋茶”。生活中常常酸甜苦辣辛五味杂陈,太甜会腻,而苦尽总能甘来。多滋多味是生活,粗茶淡饭也是生活。人生更需要的是回味,是品味,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