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长假里的一天,顶着阳光的照射,小鲍陪网友从下午4:00开始,在北海公园游玩到傍晚,当晚8:00,一篇名为《北海荷花》的游记,便挂在了小鲍的博客上。通过这篇文章,相识和不相识的朋友,与小鲍分享了“秋日北海”的风景与情趣。
像小鲍这样每天勤奋地在网络上记录生活的博客越来越多。近年来,博客在我国迅猛发展。来自互联网调查机构的数据显示,截至2005年底,我国博客规模已经超过1600万。
网民热衷开博客
“博客”意指“网络日志”,是继E-mail、BBS、ICQ之后,出现的第4种网络交流方式。最初是IT界人士探讨专业技术的表达空间,后来发展成为“个人网络日志”,可以对时事新闻、国家大事表达个人看法,也可以抒发个人的情感心得,成为“含金量”最高的“电子宠物”。
根据互联网实验室和中国博客研究中心合作完成的《2005~2006中国博客发展与趋势分析研究报告》预测,到2007年我国博客数量将超过1亿。负责这个研究报告的互联网实验室研究员王楠说:“在1年时间内,博客数量从百万级跃升至千万级。”
据了解,去年以来,一些门户网站的博客访问人气攀升。新浪网去年9月推出博客业务仅两个月的时间,博客用户就达50万。最早开设博客专门服务的博客网,截至2005年5月底,已有注册用户1200万,每天注册用户平均超过6万。
中国社科院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使用博客的网民已经占到网民的近三分之一,也就是说,每10个网民中就有3个左右用过博客。其中,偶尔使用者占网民总数的16%,有时使用者占9%,经常使用者为3%。
“对于现在的网站来说,开设博客频道已经成为网站不可缺少的标准配置。”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电子商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梁春晓说。
截至去年底,中国博客服务商已达到650多家。
年轻知识阶层成主体
记者采访了解到,日渐庞大的博客群体,主要是以25岁到35岁的年轻知识阶层为主体,近50%的博客用户具有大学学历,其中学生、专业技术人员、普通职员和中高级管理人员的比例最大,超过50%的博客用户分布在北京、上海和广东等地区。目前,拥有博客注册用户最多的博客网,通过对2011个活跃用户的问卷调查,从中发现在博客群体的年龄构成中,23岁以上的人群占到将近三分之二,月收入在2000元以上的人群比例接近50%,此外,近80%的用户拥有本科以上学历。
博客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新闻、娱乐等多方面,并且开始从记录个人生活经历的网络日志发展到发布新闻信息、表达思想观点,以及就公共话题进行辩论等多个层面。博客网根据博客用户发布的内容,设有科技、社会、经济、教育等不同栏目;在中国博客网,还专门设有博辩擂台,并划定了时事追踪、家族社会、商业经济、科技文化等辩论项目。
新浪网副总编辑侯小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以前的博客内容相对单一,随着博客用户的增加,更多人开始利用博客展示自己,内容趋于多元。
博客主体也由以往的单一个人博客发展到情侣博客、团队博客、同城博客。博客表现形式也从文字发展到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于一身的多媒体。博客网就专门设立了播客台,播放网民自己制作的音频和视频节目。
写博就为展示自已
博客之所以受欢迎,主要是因为满足了人们的自由表达和展示个性的需求。一位有着1年多“博龄”的博客作者告诉记者,博客给了他一个充分自由的表达途径,“我的博客,主要是记录我对日常生活的一些感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某些看法……”这位博客作者说。
很多博客表示,相比较BBS论坛和个人主页来说,博客的最大特点就是将个人主页的个体特征与BBS论坛的分享和公共性的特征结合起来。它可以不受论坛版主的制约,自由地表达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也不需要具备较高的个人网页制作技术,只要登陆注册即可“开博”。
不仅如此,博客还成为很多网民积累知识和聚朋会友的新途径。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师王少磊,是一个活跃的博客作者,他的博客几乎每天更新,王少磊这样总结自己乐此不疲的原因:一是自我宣泄。“每个人都有表达的欲望,当‘铅字’门槛难以逾越的时候,‘比特’就成为最现实的发表。”二是积累知识。“在我的博客里有一部分是与专业相关知识的点滴积累,以后成书成文都方便。”三是文友同道相互交流。“我目前绝大部分跟业务相关的现实关系,都来自这个看似虚拟的网上关系。”
博客网董事长方兴东认为,博客的出现改变了过去的传播形式,不仅搭建了一个人与他人之间迅速全面了解的平台,更提供了一个表达思想观点、展示自我,实现共享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