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在杭城打造文化名城、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西泠印社又跨出了实验性的一步:明天上午10时,在浙江世贸中心的首届西泠印社印文化博览会的现场,将举行一场别具一格的四大名石与文房四宝的竞卖会。“借印社的影响力,争取打造中国印石的交易中心。”印社一位负责人说。
首届印文化博览会几乎囊括了国内所有印石产地的知名老字号和名企。据主办方统计,自本月12日开幕以来,截至14日参观人数已突破4万人,累计销售额约200万元,已反映出杭州成为中国印文化中心的学术优势、品牌优势和市场优势。而明天上午的这场竞卖会也是该博览会的一场重头戏,主办方与各参展商将联合推出80多件印石精品和优秀的文房用具,包括四大印石、王一品毛笔、胡开文徽墨、端砚、歙砚等,其中相当一部分还具有收藏价值。西泠印社方面表示,将利用今后每年一届的印石博览会,力争将杭州打造成印石交易中心,而每年博览会的成交情况和竞买结果,也将成为国内印石交易的重要参照标尺。
对此,业内人士的反映不一。有人说,西泠人的目标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从大形势看,国内和整个东南亚地区印石收藏不断升温、市场行情持续看涨,的确需要这样一个交易中心。而且杭州具有距昌化、青田、寿山这三大印石产地较近的地理优势,又有本身的人文优势等等。但也有人质疑道,由于涉及各自利益,内蒙古巴林、福建寿山等地难道就没有类似想法?而且,印石博览会能否坚持下去?每年一届的频率够不够?一次的竞买结果是否会偶然性太大导致参考性不足?这些都是西泠印社必须面对的问题。看来,杭州要成为印石交易中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本报记者 蒋梦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