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昨晚,由德国北威州国立青年交响乐团带来的一场音乐会在杭州大剧院上演。和以往音乐会不太一样的是,这场交响乐多了一点试验的性质——杭州大剧院想借这场演出,好好普及一下看演出应具备的礼仪。“这次试验基本达到了我们预想的目标。”演出结束后,杭州大剧院总经理戚晓光对试验结果表示满意。
迟到早退,在剧场里打手机吃东西,不该鼓掌的时候胡乱热情……交响乐在杭州上演的频率虽然挺高,但杭州观众听高雅音乐的“礼仪”却常被人诟病。杭州大剧院建成后,一直有志于在普及看演出礼仪方面做点努力,而昨晚的这场试验活动,是大剧院的一次集中发力。
昨晚的杭州大剧院多了两位大牌礼仪先生——挪威歌剧院终身歌唱家蔡大生和我省音乐评论人史崇义,他们是杭州大剧院专门请来的礼仪顾问。两人站在剧院门口给每位观众分发着《文明观剧实用手册》,怎么穿衣服、怎么鼓掌、迟到了怎么办……听音乐会的种种“规矩”手册上都罗列得详尽而仔细。同时,大剧院南北两大厅的电子显示屏和场内的舞台边屏上,也不断地以滚动字幕的方式提醒着大家应该注意的事项。
戚晓光告诉记者,除了用上述方式提醒观众外,大剧院从今年6月份开始定期搞员工培训,世界著名的演出剧目究竟该怎么欣赏,员工先来上上课。而大剧院俱乐部1000多名会员,也成了普及礼仪的排头兵。
另一个比较新鲜的尝试是,昨晚的音乐会上第一次设置了领掌人,交响乐演奏到哪里可以鼓掌了,蔡大生会给全场观众带头示意。戚晓光说,设置领掌人主要是考虑到杭州观众的音乐素养还没有达到一定的程度,欣赏高雅艺术存在着盲区,所以需要有专家引导一下。
许多观众对大剧院的这些“条条框框”表示了认可,认为看高雅艺术就应该“做点筋骨”,这也是文明的体现。不过,也有部分观众表示了不同意见。一位姓方的观众就对记者这样说,中西方的习俗不一样,没必要一定强求大家遵照西方礼仪。他认为,中国人向来是把看演出当作一种社交活动的,所以从前中国的剧院里总是很热闹,喝喝茶、吃吃零食,戏院的伙计拿着热毛巾从老远的地方甩到客人面前,仿佛表演杂技一般。而观众看到精彩处一定要叫好,演员也会因为台下的叫好声热烈而演得更加来劲。这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应该值得尊重。
本报记者 张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