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实习生 张丹丹 本报记者 俞萍丽
本报讯 从购买第一只基金开始算起,她的理财经历只有4年,工资收入和身边朋友、同事是相差无几的,但如今她的理财收入却已占了全部收入的15%以上,远远高于同龄人。对于一位参加工作才5年完全依靠工资收入积累来理财的年轻人来说,她的理财方式就相当不简单了。
“刚参加工作的前几年工资收入不高,只能坚持早规划早受益的理财观。”浙商银行理财师傅春霞笑着说。
省出来的第一桶金
“节流”是大多数人理财的前提,傅春霞有一个习惯——记账,这个习惯从读书时就开始形成,一直保持到现在。“虽然刚工作前两年收入不高,但也要进行收支管理。记账可以约束自己的消费欲望,我有意识地将每个月的开支努力维持在收入的1/3以内。”
当然,光靠“节流”也不行,要想拥有更多资产,更重要的还是‘开源’,即选择最佳的投资方式。刚参加工作工资收入毕竟有限,而且增长速度缓慢,因此理财收入就更加不可忽视,这是加速资本积累的最好方式之一。“其实大多数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工资收入水平差距不大。但很多人都让闲钱躺在工资卡里而不去打理,想着理财是30岁后再考虑的事情。”
当傅春霞工作了大半年时,发现自己的账户里已经积累了1.5万元。也在这时候,她意识到,自己有了第一笔可以投资的资金。做了理性的分析后,她最后将绣球抛给了基金。“房产和信托领域都是大手笔投资,我没有那么多资本;期货、黄金、股票都非常专业,风险又高,而且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作为上班族,我分身乏术;国债的流动性又太差,提不起兴趣,最后,我选择了基金。”
长线投资基金
傅春霞是典型的涓涓细流型理财代表,有计划存钱、寻求最稳妥的投资方式实现“钱生钱”;而且,理财过程中也表现出女性特有的耐性和恒心。一只基金持有长达4年,这可不是一般理财者能做到的耐力。
这只“传奇”的基金,也是她购买的第一只基金。2002年买进后,净值就一直处于面值以下,很多人都等得失去了耐心而将其赎回。傅春霞也犹豫过,但是觉得还没有到自己预设的心理亏损点,于是就一直持有到今年,最近赎回的时候,这只基金累计净值已涨到了1.6元以上,不但弥补了往年的亏损,而且四年下来,平均年收益率也有百分之十几。这只基金的投资经历,使得傅春霞更加相信基金长线投资的魅力,拥有的每只基金持有时间都在2年以上。尽管要创造奇迹是不可能的,但从2002年至今,傅春霞买过的四五个基金给她带来的年均收益率都在13%以上,对于这样的收益率,她已经挺满足了。因为投资基金省心省力,以小投资实现了高回报。
组合投资讲究“三原则”
一开始,因为可投资资金少,傅春霞将积累下来的资金几乎都投资在股票型基金上,但从2004年开始,随着股票型基金集体表现低迷,她逐渐意识到将资金投资在一个篮子里风险过于集中,于是慢慢地开始按照安全性、盈利性、流动性三原则构建投资组合,当前的投资比例是70%的资金投资在股票型基金,30%左右的资金投资在本行发行的人民币理财产品上,其中股票型基金持有3个。“我对自己做过风险偏好方面的测评,我属于稳健型,这种类型的客户风险性投资品种上的可投资比例在50%~70%之间,为了实现资产的快速增值,所以我在股票型基金上的投资比重较大;同时,为了降低整个投资组合的风险系数,我选择了安全可靠、流动性又好的人民币理财产品作为稳压器。”
傅春霞坦言,选择投资品种时,她比较看重其流动性,“我希望能拥有对自己资金的控制权,因此,我不会考虑认购那些投资期限长中途又不可赎回的品种。”在她看来,理财市场机会很多,如果某项投资流动性差,可能会失去一些好的投资机会。
保险也要精打细算
除了单位为其缴纳的保险之外,傅春霞还为自己购买了一份意外伤害险,“年轻时在外跑动多,受伤几率相对比较大,因此我选择了意外险,每年也只需要支付几百块钱,但能获取的保障高。”
对于将保险作为投资方式的行为,傅春霞是一百个不赞成。“保险的功能,最主要的还是保障而不是投资。我比较倾向于购买意外险或定期寿险这些保费低廉但保障高的消费型保险。到了35岁后,我也会考虑购买重大疾病险等健康型保险。”
现在很多年轻人已经开始关注的养老保险,傅春霞目前并不准备考虑,“我目前积累的资产还不多,如果现在就分出这部分资金投入养老险,相当于放弃了这部分资金钱生钱的能力,细算的话,这样是很不划算的,我目前理财的首要目标还是实现资产快速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