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0006版:背影
3  4  
PDF 版
· ■人物小传
· 10月23日 星期一
· 王光美 一生为善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6年10月2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传奇女性溘然离世
王光美 一生为善
■本版撰稿:成闻
  王光美女士10月1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21日,王光美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

  才貌双全的王光美,被称为是“新中国最传奇的女性”。这位中国第一个原子物理的女硕士毕业生,与原国家主席刘少奇有一段感人的传奇婚恋。晚年的王光美致力于公益慈善事业,就在她离开人世4天后,还被授予中国消除贫困奖“成就奖”。

  大家闺秀

  王光美于1921年出生在北京,那正是她父亲王治昌在官场“登峰造极”的时代。王治昌赴美国出席华盛顿九国会议,这时接到家中电报,知道自己终于有一个女儿了,顿觉乐不可支,触景生情,为之取名“光美”。

  王光美母亲董洁如的娘家在天津,是从事实业的。王治昌夫妇共有十一个儿女,按年龄顺序,王光美排行第七,上有六个哥哥,下有四个妹妹,她是王氏家族的大女儿。这些兄妹中,有半数以上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投身了革命。

  解放前,由于兄妹政治观点不同,有时难免在饭桌上争论得面红耳赤。王治昌老先生不得不给家里定下一条规矩:“饭桌之上,只叙天伦之乐,不谈政治。”言谈风趣的王光英曾说:“我们兄弟姐妹是干戈十年,鸿飞西东。不过飞西的少,五哥王光复是王家仅有的一只离群的孤鸿。”

  数学女王

  王光美中小学读书时数理科特别强,为当时“数学三王”尖子之一。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她便在家自修,1939年考取辅仁大学物理系,1943年大学毕业后在研究生院读了两年研究生。1945年王光美毕业于北平辅仁大学,获物理学学士(光学专业)与硕士学位(并为中国首位原子物理女硕士毕业生)并留校任研究生助教。

  那个时候,很少有母亲会让自己的女儿读到硕士。在母亲的支持下,王光美后来曾考上美国的斯坦福大学和芝加哥大学原子物理系全奖学金博士。

  物理界的人公认,王光美实际上是最应该从事物理研究的,如果王光美当初去读博士,她甚至有可能是杨振宁或李政道的学姐。当时在荷兰的图书馆里有王光美的学习成绩单,上面写着“数学女王”。

  第一夫人

  1946年,国共和谈期间,从辅仁大学研究生部毕业的王光美成为北平军事调停处中共代表团的英语翻译,1947年和谈破裂,王光美决定奔赴延安。

  王光美第一次到枣园刘少奇的窑洞,是在春节之前。那天,毛泽东的警卫人员通知她去刘

  少奇那里一趟。到了以后,刘少奇询问王光美到延安后的工作、生活情况。

  刘少奇为了款待这位从北平来的研究生,特意从抽屉里拿出几个显然是放了很久的干瘪梨子。这在寒冬的延安,算是很好的水果了。吃午饭时,王光美与刘少奇共同进餐。她看到刘少奇吃的是带有青菜叶子的稀面条和几片烤焦的馒头片。

  从内心来说,王光美特别尊敬刘少奇。“他好在哪儿呢,我佩服他是因为我读过他的书,另外看他做什么工作都特别专心,真专心,真刻苦。”

  1948年8月21日的西柏坡,外事组的同志为刘少奇和王光美新婚做了一个大蛋糕,新房设在西柏坡刘少奇居住和办公的两间土墙瓦顶房里。卧室里除了一张大木床和两把木椅子外,就是从延安转战带出来的那个写着“奇字第3号”的小书箱。

  那天晚饭后毛泽东、周恩来等高兴地来到刘少奇住室,向新婚夫妇表示祝贺。王光美给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每人切了一份结婚蛋糕,结婚仪式就算完成了。

  文革磨难

  婚后,王光美遵循了一个传统女性的原则,做贤妻良母,相夫教子,把自己的精力献给了刘少奇的工作和他们这个家庭。

  王光美和刘少奇生有4个子女,但她肩负着抚育9个孩子的责任。正因如此,在中南海里,国家主席刘少奇一家成了有名的幸福家庭。

  但1966年“文革”开始后,刘少奇与王光美经常一起被批斗,先是在家里,然后是中南海。当时一个关在后院,一个关在前院,只是在斗争会上能看到。

  “文革”前夕,王光美随刘少奇出访四国,穿过旗袍,戴过项链,这些在今天的人看来再正常不过。但在男女老少穿军装的年代,却是一桩“丑闻”。  

  早在1963年,王光美随刘少奇去东南亚访问。到那布里海滨游泳的时候,她脖子上那串礼宾司借给她的、不知是真是假的珍珠项链断了。缅甸前总理奈温闻讯赶来,不但调来一个连的卫兵下海去摸,他自己也跟着乱摸,刘少奇无论如何阻止都挡他不住。不知是真是假的珍珠一颗也没捞上来。奈温当即命人取来一串缅甸特产的、亦十分名贵的红宝石项链,并说了一段很有意思的话:“我知道共产党不讲送礼,但中国的珍珠是掉在缅甸的海里的,我们应当赔。”王光美回国便上交了项链。

  但就是这条项链,让王光美吃尽了苦头。有人说:“王光美出国访问还戴项链,完全是资产阶级作风。”于是,王光美的项链问题成了批判的矛头所向。不但有大字报批判,还有漫画。王光美被画成妖婆,脖子上戴着一条又大又粗的项链。她还被造反派强行穿上旗袍,套上一串乒乓球做的项链,受尽了侮辱。

  最后诀别

  在监狱的日子中,王光美最担心的是孩子的问题,一是不知他们是否还活着,二是不知道见到他们以后的后果会怎样。

  王光美日后回忆说,“少奇不愿意连累小孩,跟我谈过,说你应该划清界限,把孩子带走,这样可以保护家庭。但是我非常坚定,从来没有过动摇,在那个时候,稍微有一点动摇,绝对不会有那种表现,我那个时候有点不顾一切了,完全站在少奇一边,而且他不说话的时候,我都是替他辩护的。”

  王光美没有想到,她和刘少奇的最后诀别是在1967年8月5日。

  “开始我并不知道我和少奇是在中南海的同一个院子里被分开批斗的。批斗中间暂停时,我和少奇才在书房相见,让我们喝水,没有说话。批斗又开始时,我不顾一切地跑过去拉住他的手,紧紧地握住,我们双目对视,充满关切。这时少奇轻轻对我说,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

  没想到那一握竟是诀别!“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这是刘少奇对王光美说的最后一句话。

  直到1979年,入狱12年后的王光美才重见天日。而刘少奇已经不在人世。1980年,刘少奇亦获得平反。

  慈善扶贫

  1979年恢复名誉后,王光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事局局长、全国政协委员。晚年的王光美走过了许多地方,最终萌生将全部精力投入公益慈善事业的想法。

  1995年,在王光美的支持和推动下,旨在救助贫困母亲的“幸福工程”正式启动。作为第一批捐款者,她把党中央发给她的2000元过年钱全部捐献出来。

  为了支持“幸福工程”,1996年秋季拍卖会上,王光美将6件家藏之物拍卖,所得56.6万元全部捐献给“幸福工程”。

  11年来,在王光美的奔走与倡导下,“幸福工程”已在全国设立了389个项目点,累计投入资金3.1亿元,救助贫困母亲及家庭15.4万户,惠及人口69.5万。

  近年来的一天,王光美把子女们叫到跟前,语重心长地说,“我的年纪大了,‘幸福工程’还要继续,但这件事也是你们的事业。我希望你们能把‘幸福工程’做大做好。”

  晚年的王光美生活十分低调,她一再谢绝各界想为她传奇一生写传记的请求。在她去世后,她的女儿刘亭说:“母亲的一生,是我们全家人学习的榜样。”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