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008版:新知·生命
3  4  
PDF 版
· 男性健康日, 男人,多份关爱给自己
· 简讯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6年10月2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男性健康日, 男人,多份关爱给自己
本报生命工作室开出第14列“健康快车”
  本期在线专家:上海男科研究所所长王益鑫,浙医一院男科中心主任朱选文,杭州强生泌尿外科医院性功能障碍中心主任田忠荣,杭州强生泌尿外科医院生殖感染中心主任胡祯定。

  10月28日是“世界男性健康日”。性功能障碍(ED)、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前列腺炎已成为中老年男性的常见病。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之中,这些都是难言之隐。本报生命工作室开出第14趟“健康专列”,请我省和全国有一定影响的泌尿科专家与读者“名医坐堂”(http://qb.zjol.com.cn)互动,破除了不少误区,专家提醒男性要正确对待疾病,科学认识才能放下心理包袱,积极预防,早期就治,完全康复。以下摘录部分内容,给更多读者答疑解惑。

  误区一:观察等待=高枕无忧

  问:前列腺增生是大多数男人的自然规律吗?自己能作一些什么预防措施?增生后手术是最好的方法吗?我46岁早晨起床第一次小便总觉得不顺畅,白天不憋尿还好,如果憋长点也不顺畅。这是不是增生的兆头?

  专家纠偏(上海男科研究所所长王益鑫):前列腺增生症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病。70岁以上发病率为90%。由于其受到体内激素的影响,无法预防。前列腺增生症早期症状是夜尿次数增多,后期为排尿困难。如果症状不严重无需治疗,但也不能高枕无忧,要定期门诊随诊,并适当限制饮水,减少饮酒和咖啡,避免性行为过度频繁。早期增生可以口服药物治疗。根据我国《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诊断治疗指南》,治疗目标是缩小前列腺体积及预防远期并发症,指南推荐的药物治疗包括α-受体阻滞剂和5-α还原酶抑制剂。后一类改善症状也可防治它的远期并发症。如果症状严重可选择手术治疗。误区二:不洁性行为只会得性病

  问:我曾经有一次不洁的性行为,现在总是感觉阴部发痒,上厕所尿频,尿急,尿不净,精液总是成白色的,是不是性病呀?!

  专家纠偏(杭州强生泌尿外科医院胡祯定):不洁性行为,从医学角度上分析是很容易感染性病的,但也不只是性病,更可能是炎症。但不管是什么病,确诊需要严格检查,如果得了性病也不用慌张,强生医院通过GPH基因疗法能很有效地解决衣原体和支原体等引起的性病。目前根据你尿频、尿急症状,可能是患了前列腺炎,需上医院确诊。

  误区三:前列腺炎易复发

  问:我患慢性前列腺炎,治疗一段时间检查仍有白细胞+++,磷脂小体+,B超检查前列腺约为45×41×38MM,内部回声增粗,可见点状钙化,感觉腰酸背胀,性功能下降,请问反复发作后如何治疗?还能治愈吗?

  专家纠偏:(胡祯定)前列腺炎是可以治愈的,但是须根据患者的体质,发病周期等不同情况,治疗时间长短有差异。我们医院的"短程高效疗法",利用美国大型体外电场,实现包膜、腺管、尿路的三通,能有效提高药物效果,大大缩短治疗时间,而且能有效地改善性功能。

  误区四:假体植入会排异

  问:请问一下,阴茎假体植入什么条件下可以做?价格多少?和真的有什么区别?是否会排异?

  专家纠偏(浙医一院男科中心主任朱选文):阴茎三件套假体是在药物等其它治疗无明显改善的情况下的治疗方法。进口假体加住院费约6.3~6.5万元。国产阴茎三件套假体加住院费共计3万。假体本质上是起到阴茎海绵体充血功能,因此不影响人体其它功能,不排异,外观和人体自身一样。

  误区五:去医院会暴露隐私

  问:患ED多年,到药店买药物治疗开始有点效果,但近期吃药后不但没有效果,反而性功能开始下降,但又不好意思去医院,妻子对我意见很大,请问该怎么办?

  专家纠偏(杭州强生泌尿外科医院田忠荣):ED的病因分器质性、心理性的和两者兼有的混合性三类。如:心脏病、前列腺手术、盆腔放射治疗等,不同的病因采取的治疗方法也不一样。根据检查和化验结果或采取仪器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或结合药物治疗等。你现在还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就自行去购买药物服用,效果适得其反。建议及时到医院检查确诊病因,然后再进行针对性治疗。

  问:健康专列上的专家都很好,不知道这些专家是否有专门的接诊日?

  专家纠偏(田忠荣):男性疾病的诊治还是很复杂的,光靠网上查查,电话咨询不解决问题,一定要上医院进行正规检查与治疗。10月28日这一天,杭州武林广场有大型现场义诊,届时香港紫荆花奖得主王乃康将和其他10位泌尿科教授现场答疑,本次健康专列专家也会半数到场。前列腺,性功能障碍和生殖感染等泌尿生殖疾病患者不妨携带病例、检查报告咨询。

  本报记者 林捷 本报记者 谷伊宁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