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四川省广元市为了方便游客上山游玩,在国家级风景区剑门关的悬崖峭壁上炸开一条“电梯道”,结果留下了一块永远无法恢复的“伤疤”。无法想象,剑门绝壁的傲然雄姿一旦被一部大煞风景的观光电梯肢解了,它与普通山头还有什么两样?当地有关方面为其行为辩解说,现在游客量越来越大,不另辟捷径缓解不了人多的压力。
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说白了是GDP至上。优美的自然风景和古老的历史遗存,都是社会文明的符号。不妥善和认真加以保护,就有负于历史,有罪于人类。可叹是,在一些地方,旅游这一无烟产业,无节制地聚拢人气,变得“烟雾缭绕”,以至于像云南香格里拉、缙云摩崖石刻、广元剑门关等惨遭破坏之事不绝于耳。从长远利益看,这是杀鸡取卵,得不偿失。
控制旅游容量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现国内通常做法是以限售门票进行的,但对一些散布于大自然中、无法用围墙封闭的景观和古迹,此招可能就不太适用了。报载,英国最神秘的考古遗迹史前巨石阵,每年吸引着约80多万游客到此参观,纷至沓来的参观人潮常常在周围的两条乡间小路上引起交通阻塞。日前,专家们对于日益严重的交通问题终于作出了一个非常“激进”的解决办法——顺其自然,什么都不做,因为这能有效控制游客人数,对巨石阵是一种很好的保护,还提倡鼓励旅行者步行、骑车、骑马去瞻仰巨石阵遗址。这种“什么都不做”的做法,实际上是一种积极的保护行为。
许多地方,一有新的景观或考古发现,就不遗余力地投入经济运作。建造楼堂馆所,建造宽阔的马路,于是每逢节假日,滚滚车流长驱直入,哪怕是空旷的深山也变得热闹起来。至于这些地方能不能对公众开放、接纳多少人才算适度,则很少考虑或根本不作考虑。俗话说“热闹的马路不长草”,人多了,对生态的损害显而易见。如果事先考虑到人的影响因素,不去刻意为了旅游经济而建造马路和楼堂馆所,这自然会使一大部分游人产生畏难情绪,放弃前往,从而提高生态保护效应。没有了“通天大路”,一些人也可能会效仿英国人步行或骑马参观巨石阵,来一次真正的环保游。
“什么都不做”,看似比较消极、被动,其实不然,它是一种科学态度,就如同我们国家因为保护问题还不能得到解决,对许多地下文物不作开挖一样。出于保护之需,我们能不能对一些不适宜公开开放的自然景观或历史遗存“什么都不做”,不去或少去破坏它原有的生存状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