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007版:提质诉求·高等教育
3  4  
PDF 版
· 提升两千多万大学生质量,路在何方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6年10月2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提升两千多万大学生质量,路在何方
  ■本版整理 本报记者 俞熙娜

  原上海市教委副主任薛喜民说:中国高教改革提了很多年,但是始终没有改掉“三重三轻”,即重课堂教育轻社会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理论轻实际。

  

  声音:

  调整学科设置

  华东师范大学高教研究所副教授韩映雄:我们要重视市场价值取向,我们应该按照何种标准培养人才?大学认为按国家标准培养的大学生是合格的,用人单位却认为不合格。如何调整学科专业设置使之适应市场需求已成为高教改革的重中之重。以市场为导向培养人才,建立开放式教育系统,既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也是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后的必然要求。

  新闻助读

  上海教科院高教研究所提供的一份权威报告显示,上海高校在学科专业设置上存在趋同化、集中化的问题,不适应小批量、多样化的社会需求。2001年,上海高校本科61个专业中,重复设置的专业有28个,占专业总数的45.9%,在重复设置程度较高的11个专业中,除工商管理、英语、日语3个专业外,大部分专业的毕业生社会需求呈停滞状态,金融、会计等专业已开始下降。

  

  声音:

  打破“千校一面”

  北京大学原党委副书记赵存生:近20年来,高校走的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单一发展模式,即从普通高校到综合性大学再到研究型大学的路子。其实学校办得好不好,不在于规模大小,层次高低,而在于办出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优势、魅力和吸引力。这种盲目的改动,能有什么实际的价值?

  新闻助读

  高校扩招后,大学纷纷增设专业,工科大学开文科专业,文科大学开工科专业,努力向综合大学迈进,结果一些学校稀释了有限的教育投入,原有的专业特色反而不再突出。这从各大学频频更名就可以窥见一斑。

  

  声音:

  呼唤“双师型”教师

  华东师范大学高教研究所韩映雄:都说大学生重理论轻实践,其实不能怪他们。因为大学教师只提供理论教育。目前,理论与实践结合得很好的“双师型”教师极少,这方面的师资十分缺乏。而国外著名大学中的教授,有很多就是来自企业和社会各界。

  新闻助读

  以市场为导向的开放式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一些教育专家认为,必须对教师的结构进行调整,比如工科教学中可以从企业中聘请有实践经验的工程师当教师。

  

  声音:

  引入弹性学分制

  北京大学教务部部长李克安:在高校中实行弹性学分制的建议,早就有人提出过,但由于种种原因而没有能付诸行动。弹性学分制就是把本科段的学习时间放宽至4到6年,在此期间修满固定的学分就可以获得毕业文凭。优点是学生可以根据就业市场的变化情况,决定毕业的时间,或者提前毕业深造,或者暂时离开学校去企业中实习,以积累工作经验。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