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008版:共同见证·有房生活
3  4  
PDF 版
· 十年前, 从来没想过住这样的房子
· 市场化的路,这样走来
· 房子,让我掘到一桶金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0月2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市场化的路,这样走来
  人物:韩先生,资深房产开发人士。

  “在杭州开发房产的那些年,确实让我记忆犹新,10多年前,要说资金实力和土地、客户等资源,像我们这批企业才是老大啊!”电话那头,前身为房企“老十八家”之一的方正房产总经理韩良和感慨良久。

  韩良和进入房地产业是1994年,当时,韩良和所在的下房开负责下城区范围内的旧城改造。据韩总回忆,老十八家在体制上沿续政府机关的一套做法,看起来就像政府的一个部门,福利不错,不少人挤破头都想进这个单位。

  国有房企每年的主要任务就是完成政府下达的旧城改造任务,任务之外有些零散的商品房可以对外销售。当时的老十八家房企,最热门的部门就是动迁部、前期计划部。前者负责动员拆迁,后者负责计划分配,有着浓重的计划经济色彩。

  在很长时间内,国有房企是杭州房子建设的主角。韩良和记得,1986年、1987年的时候,他们开发十五家园的时候,管线走地下,为住宅小区首创,轰动了整个杭州城。1998年,在杭州市中心还缺少高层住宅的时候,他们和民营企业合作开发的国都公寓在市中心首推高层住宅,对当时房产界通行的恐高症是个挑战。

  国有房企的好日子到1999年的时候暂告一段落。杭州土地实行招拍挂出让,民营房企在崛起,国有房企在市场运作方面的劣势逐渐暴露出来。如今,“老十八家”大都已改制完毕,以崭新的面貌和民营开发商共同活跃在杭州城市建设的舞台上。

  本报记者 张卉卉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